兵整頓好隊形準備決戰。
但是印月人剛剛調動開,李逸如也率所部依令行事,開始全速搶渡日河。
印月人看到這種情形,被迫將騎兵改為雙重隊形,以數量較大、戰鬥力最強的那一部分面對風雨,另一部分則協助後面的步兵對付李逸如的部隊。這無疑把原先的陣勢和盤算全部打亂了,印月人中出現了一點混亂。
“將士們,跟我衝啊!”
風雨看到這個時機,恰恰抓住敵軍騎兵向後轉的時機,發動了向正面敵軍的攻擊。排成方陣的高唐僧兵和印月的奴兵,開始在天方露白的時分伴隨著震天的吼聲衝了上去,後面督陣的則是身經百戰的赤獅軍。
一時間措手不及的印月人下意識的慌忙向自己的大象靠攏,好像是要尋找到一堵友好的避風牆似的。這卻更加助長了風雨軍進攻的聲勢。
波拉斯見勢不妙,立刻下令讓象倌驅趕著大象前去狙擊,這些戰象在阿育王朝的擴張之旅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乃是印月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依靠,阿育王就是帶領著這支軍隊縱橫整個印月半島,建立了曠世偉業。
這次波拉斯帶來了八千象兵,按照印月的編制,每隻戰象配備兩名射手、一名駕馭、兩名護衛,所以戰象一共有一千六百頭之多。當這一千六百頭戰象邁動著它們笨重的身軀,在地動山搖的聲響中前進時,讓整個印月軍都穩定了下來。
他們開始為自己被兵力處於劣勢的敵人嚇倒而羞愧,更物件兵的戰無不勝而信念堅定,原先動搖的戰線重新穩定了下來,士兵們開始了戰鬥。
風雨軍的將士也不甘示弱,奮勇向前、迎擊大象。他們向大象身邊聚攏,紛紛槍挑箭射,還燃放濃煙,阻止大象的衝擊,放緩大象的腳步,於是戰爭就以這種過去任何戰役都沒有見過的形式進行著。
就在此時,李逸如的軍隊乘著印月軍主力殺向風雨的時候,拼力強渡過了日河,在對岸排開了陣形。
在他面前的主要是印月的奴兵,以及一些匆忙趕過來的騎兵,戰鬥力並不是很強。
但是這時候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面對著敵軍人數上的巨大優勢,風雨軍中的那些奴兵開始慌亂起來,這些傢伙多數是剛剛俘擄過來的,眼見得自己這一邊處於絕對劣勢,立刻見風使舵,成群的向印月人的陣營跑去。
“耶律留鉑,你率領一營騎兵跟在這些逃兵後面,向敵軍射箭,同時斬殺後退者!”
雖然第一次單獨擔任統帥,但李逸如一點都沒有顯露出慌張,他沉著的命令其他的部隊也跟著挺進,讓吉牙思、哥里等忠誠的奴兵將領統率著部隊衝殺在最前面——這些將領因為從風雨那裡得到了自由和富貴,而一旦戰敗印月人最多也不過是饒他們一命,卻又得重新去過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所以戰鬥起來勇敢程度一點都不遜於正規的風雨軍。他們的以身作則,進一步激勵了尚未叛逃的奴兵,使他們暫時留在了風雨軍的陣營,跟隨著各自部隊的將領前進。
與此同時,從河對岸拉來的那幾門大炮也開始噴發出憤怒的火焰,傾瀉在印月人密集的人群中。
那些叛逃的奴兵得到的則是印月人槍林箭海的攻擊。
印月人看到風雨軍騎兵和其他奴兵的攻擊,誤以為這些傢伙是風雨軍進攻的先頭部隊,所以毫不留情的展開廝殺,而那些奴兵的後面則是耶律留鉑統率的騎兵,他們一邊向遠處的敵軍射箭,一邊無情的斬殺試圖後退的奴兵,使得倒楣的變節者深陷絕境,不得不拿起武器向前衝殺,力圖在刀光劍影中尋找自己的活路。
儘管如此,那些奴兵畢竟不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勁旅,面對著擁有絕對優勢的敵人,很快就顯示出了敗退的痕跡,大批大批的奴兵在對方的刀山槍林中倒下,鮮血在陣營中飛濺。無論是吉牙思等勇士聲嘶力竭的激勵,還是身後督戰隊的大刀,彷彿都無法扭轉敗局。印月人的步兵開始了步步進逼,好像不可阻擋。
幸好對方也大多都是些奴兵,剩餘那些招募來的步兵,也是匆忙間結合起來的,在印月關起門來打仗也就罷了,同當今天下真正的軍隊比起來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所以一時間也無法完全擊潰風雨軍。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印月人騎兵不足的弱點顯露了出來。
印月軍隊本來就不是以騎兵為主,這一次只調來了兩萬騎兵,波拉斯王公為了先行解決風雨那一邊,所以把主要的騎兵和所有的象兵都調集到了那一頭,印月人部署在李逸如這一邊的只有五千騎兵。而風雨軍這次西征,帶來了清一色最精銳的騎兵部隊,說是赤獅軍,其實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