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你就留在原地不動;如果印月人調集了全部大象向我攻擊,只有一部分軍隊駐守的時候,你可以視情況全速渡河,牽制或者消滅對面的敵軍!”
風雨大膽的把軍隊副帥的職位交給了李逸如,雖然論資歷和經驗,蒙璇等將領更為合適,而李逸如則根本沒有指揮過大部隊作戰,還僅僅是初出茅廬。但是風雨依然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他深信真正的雄鷹必須在困境中成長,對於李逸如能力的看好,使他決定好好利用殘酷的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戰場來鍛鍊這個戰爭的天才,促使其早日成熟。
當然為了謹慎起見,風雨還是作了最可能詳盡的指示,而李逸如也明白這是自己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同樣非常虛心而又認真的聆聽著心中敬慕的統帥的安排,然後不折不扣的執行。
接下來必需的戰前準備是在營地裡公開進行的,風雨召集了所有的將領,部署了任務。
他平靜的對他們談了自己的戰略部署,沒有以往那麼激動人心的動員和鼓勵,僅僅是號召他們去鼓勵自己的部隊:伍長鼓勵自己的伍;十夫長鼓勵自己的中隊;百夫長鼓勵自己的衛;千夫長鼓勵自己的營;校尉鼓勵自己的團;都尉鼓勵自己的師;統領鼓勵自己的軍。
“將士們,我不想用什麼激昂的言詞來激勵大家。大家在過去的戰爭中都已經英勇的創造出許多光輝的戰績,這,就是最好的鼓勵。
“我們的作戰不是爭奪土地,也不是佔領國家,而是為了保衛神州免遭侵略,是為了聖龍的再次崛起和創造一個嶄新的國度。為了佛門的純潔,為了聖龍的強大,為了男兒們在有生之年能夠頂天立地而不是受人奴役,面對著後有追兵、前有攔截的危機,我們別無選擇,唯有一戰!
“所以我想用不著再去發表什麼長篇的演說,來激勵大家做出崇高的戰績,這種英雄本色應該是大家所固有的。我寧願對大家說:”每個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想到紀律;進軍中需要安靜時要做到鴉雀無聲;需要歡呼時要喊得響亮;必要時更要發出驚天動地的殺聲。每一個人都要機敏的服從命令;還要機敏的向部下傳達。
“每個人都要牢記、全軍也同樣要牢記,個人的疏忽會造成全軍的危險,個人的努力也有助於全軍的成功!”
這段話成為了千古的經典,沒有太多的華麗,但是卻兼顧了熱血的聖龍人、為了佛門而狂熱的高唐僧兵,以及尋求擺脫自身受人奴役、做一個光榮的自由人而奮戰的印月奴兵,因而得到了全軍的響應。
各級將領小聲的向自己的部隊傳達了統帥的命令,每個人都感到了熱血的湧動。統帥平易近人的話語實實在在的點出了每一個人的利益所在,同時又切切實實的指導著士兵們如何進行戰鬥、軍官如何指揮部隊,這樣的戰前動員是以往從來沒有一個將領曾去做過的,但是在風雨的口中說出來,又是如此的自然。
看見風雨這樣滿懷著信心去打敗敵人,彷彿勝券已經握在了手中,忠心耿耿的赤獅軍當然毫無保留的信任著曾經帶領自己屢屢創造戰爭奇蹟的統帥,為了宗教而狂熱的高唐僧兵和那些還有些見風使舵的印月奴兵,也暫時放下了對不利戰局的顧慮,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作為戰爭的旁觀者,辛格意識到他正處在一支難以戰勝的軍隊中,主帥的足智多謀還在其次,更為重要的是他擅長最大限度的調動戰士們計程車氣和英勇,讓將士們心甘情願的效忠和賣命,這才是可怕的!
錫克教最好不要成為這個人的敵人!
這是辛格得出的結論。
至於辛娜則早已躍躍欲試的準備加入戰鬥,雖然她不喜歡這些侵入印月的聖龍人,不過對於壓迫錫克教的阿育王朝更加厭惡,最重要的是她情不自禁的希望自己能夠伴隨在那個可惡的聖龍人身邊——儘管自己並不承認。
“我是要親眼看著那個聖龍強盜和阿育王朝的壞蛋同歸於盡!”
少女口中正式的理由是很冠冕堂皇的。以護花使者自詡的阿克拉自然別無選擇的只好跟隨其後。
第二章 決戰日河
第八集決戰日河第二章決戰日河 當黎明艱難的從漆黑的夜幕中擠出一絲曙光的時候,風雨統帥著一萬名赤獅軍將士、一萬五千名高唐僧兵和兩萬名奴兵,朝那個岬角運動。
直到大軍渡過了日河之後,大營中的印月人方才醒悟到不對,匆匆的從四面調集好騎兵和象兵,在側翼與風雨軍所率的軍隊展開平行移動,以防其突如其來的衝擊或者被繞到自己的側後翼,掩護後面從大營中跑步趕過來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