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稱雄的麥堅人為了避免自己被徹底的驅逐出這塊陸地,將勢必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充其量不過是努力爭取一下自己的好處罷了!
“大食帝國、大陸公國還有錫克教,這些在風雨軍艱苦血戰中袖手旁觀的所謂盟友,他們將被風雨軍強大的戰鬥力和軍威所嚇倒,百戰稱雄的遠征軍將有效的教導他們服從風雨軍對於印月半島的利益分配。
“至於阿育王朝就更不用提了,他們寄託希望的能夠運用於野戰的大軍主力已經遭受了重創,比軍隊實際損失更為糟糕的則是士氣的消沉和悲觀情緒的蔓延,那些愚蠢的、貪婪的王公大臣,在這樣的打擊之下難道還敢和遠征軍決一勝負嗎?
“不,這不可能!這些關注自己的財富和利益遠勝於關注自己國家的貴族們,將會逼迫國王接納風雨軍的條件,用出賣整個半島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安全和財富!”
年輕的都尉如此的想著,他對自己的想法確信無疑,甚至一度還湧出了改變原先的作戰計劃、乘勝直逼印月城的念頭,直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戰俘出現在他的面前,方才發現自己其實錯得離譜,一個潛在的致命威脅正悄悄的等待著勝利的遠征軍。
第七章 意外相逢下
第十九集第七章意外相逢下 “逸如將軍,逸如將軍,還記得我嗎?我是韋朗達啊!”
得益於當初為了幫助阿育王籌劃遠征聖龍的事宜,韋朗達是阿育王朝那幫養尊處優、坐井觀天的王公大臣中少有的熟悉聖龍帝國的人,這讓他此時在和李逸如的溝通中並不存在什麼語言的障礙。雖然異常諷刺的是當初為了建功立業而學習的聖龍語如今卻成了情急保命的殺手鐧,不過已經無暇顧及其他的韋朗達,自然沒有工夫感慨。
這一刻他可以說是使勁了平生的力氣,居然一把推開了身邊擋道的同胞和執戈押解的遠征軍士兵,三步並作兩步的跑到李逸如的馬前,口中帶著哭腔哽咽的說道,雙手則死死的扯住李逸如的徵袍,任憑趕來的遠征軍士兵和李逸如身邊的衛士如何抽打,卻再也不肯放鬆。
“韋朗達?莫非是韋朗達大人?”
李逸如抬手阻止了有些惱羞成怒的遠征軍士兵亮出來的刀槍,仔細看了一看自己馬下的那個邋遢畏縮的中年人,不敢確信的問道。
策馬經過的他並沒有想到在這一大串長長的戰俘中居然有自己的熟人。此時的年輕都尉,剛剛下令將大捷的戰報送出,正躊躇滿志的視察著戰場,督促著自己的部下儘快整理好這些豐富的戰利品,然後撤離。
所以,當韋朗達一身狼狽不顧看押士兵所持的刀槍的威脅,拼盡全力衝上前來要和李逸如相認的時候,少年顯然愣了一愣。
對於韋朗達,李逸如曾經見過兩次。
一次是在高唐,當時風雨和李中慧新婚燕爾,正前往納木措度蜜月。不過這對一生都在征戰權謀中度過的夫妻,即便是成婚和蜜月也與眾不同,就在天下人都以為這對年輕的伉儷沉浸在愛河之中的時候,風雨那令舉世震驚的遠征印月的大膽計劃,也正在不聲不響的執行之中。
風雨帶著李中慧前往納木措,固然是因為那裡的風景確實美麗無比,但更為重要的卻是不動聲色的肅清高唐的反對勢力和秘密會盟尼、丹、錫三國的使者,醞釀著隨後便展開的對印月半島的遠征。
因此,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機密的事情,很少有人知曉,只有風雨軍的高層和風雨的少數親信才知道,不過李逸如便是其中一個。
這倒不是當時李逸如在風雨軍中的地位有多麼顯要,主要還是因為他是李中慧的族弟,加上當初在軒轅軍校的那飯和風雨的對話引起了風雨的注意和欣賞,所以被風雨破格納入了自己的近衛軍而追隨左右。
正是由於這樣的一個巧合,所以李逸如見到了被魏廖逮住的韋朗達。只不過此時的那位阿育王朝的名人,正值落魄之際,性命朝不保夕,畏畏縮鎖不堪入目,自然不會引起少年的注意,事實上自以為絕無幸理的韋朗達,也同樣不可能去注意僅僅是因為親戚的緣故而被風雨破格允許侍立左右的少年。
故而,李逸如和韋朗達的第一次相遇,其實僅僅是一個照面而已,當時雙方都沒有怎樣在意,甚至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事情,恐怕都不會留有什麼樣的印象。
真正讓李逸如和韋朗達開始有了交情的是在居薩羅城。
當韋朗達和李逸如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雙方的情形和第一次完全不同了。
當初侍立在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身邊的少年,因為風雨軍西線的意外失利而在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