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自已其實不也是在努力使圍棋商業化的那些人中的一員嗎?
當然,自已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推廣宣傳圍棋,讓圍棋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喜愛,但初衷是好的,結果就是好的嗎?
記得有那麼一個非常有哲理的小故事,一個人因為自已的初戀情人嫁給別人而借酒澆愁,兩個月過去了,失戀的痛苦沒了,喝酒的習慣卻留了下來,再過了二十年,酒喝得更加多了,初戀情人的名字卻早已經忘得一乾二淨——自已所以為的初衷真的就是自已真正的,最早的初衷嗎?習慣並適應了商場爭鬥的自已是否真的是在以一個棋人的目光對待著圍棋?
苦笑一聲,陳淞生收回了自已的思緒,他知道,這個問題不會有正確的答案,人在變,心也在變,自已既然已經成為一家大型棋社的管理者,思考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可能再回到那種純粹的棋人之時。理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殘酷的也可以很美麗,美麗的有時可能會更殘酷。
“呵,如此說來,牛犢三人幫的那三個小朋友還挺利害的。難怪韓國棋界對他的們評價很高,說什麼用不了兩三年,就會成為韓國圍棋名片式的人物。以你看來,那算不是吹捧誇張之詞呢?”陳淞生笑著向劉志峰問道。
“誇張肯定是有些誇張,終究他們這個年齡段的棋手變數太大,很多人都是風光一時,不過一兩年的時間便歸於平凡,泯然路人矣,能不能成為名片式的標誌人物,至少得等拿到兩三個世界冠軍後才能做評價,至於吹捧。。。。。。。,呵,至少他們現在有被吹捧的資本。”劉志峰想了想後笑笑答道——棋手不是歌星,拿不出過硬的成績,再多的吹捧也一樣白搭。(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三章 措手不及
至少有被吹捧的資本。。。。。。,不能不說,這句話本身就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因為這樣的表述帶著幾分雖然不願看到,卻又不得不認同的無奈,從這自嘲般的回答中難以,陳淞生可以感覺到劉志峰心中那種難以言表的痛——與其說是對韓國年輕棋手實力的讚賞,倒不如說是對國內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優秀棋手群體而感嘆?
“是呀,不是一個,而是三個,團體賽中,這種情況最讓人頭痛呀,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續取勝,很容易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不過話說回來,情況真有那麼糟嗎?尹玉生,宋洋,還有那個譚浩強不是還可以嗎?”陳淞生問道,對於職業一線棋手的情況,他終究比不上身為國青隊主教練的劉志峰。
“呃。。。。。,陳老,您該不是逗我呢?尹玉生,宋洋兩個倒沒什麼,但譚浩強。。。。。。,呵呵,您該不會不知道他和你手下的人那盤十秒超快棋的事兒?”劉志峰的表情變得非常古怪,他很懷疑陳淞生是不是在明知故問——連你手下的一名圍棋老師都贏不了,卻被當成中方年輕棋手的優秀代表參加兩國圍棋對抗賽,這算不算是打臉呢?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到底,還是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人呀。
“呃。。。。。。;呵呵,對不起,對不起,呵,人老了。有時候腦子就容易短路。一時隨口,不要放在心上啊。”剛才只是話趕話隨口一問,被劉志峰一提醒,他才想起有那麼回事兒,於是連忙笑著道歉,讓對方不要介意。
“呵,沒什麼,您說的也是事實。說實話,譚浩強的實力的確不弱,在年輕棋手裡雖算不上代表人物。但也是比較拔尖的人,只是他這個人太容易情緒化,狀態很難保持穩定,上個月還是連勝榜的第一位。這個月就來了個六戰五敗,成績慘不忍睹,不過昨天的比賽表現倒是不錯,劣勢情況下反擊得手,贏了趙樹浩,不然的話比分就成了七比一,那我就連當褲子的心都有了。”劉志峰苦笑道。
“贏了就好,贏了就好。年輕人嘛,狀態起伏大也是普遍現象,不要給太大的壓力。輸著輸著,自然就會成熟了。”陳淞生笑著安慰道——第一輪的比賽已經結束了,不滿意又能怎麼樣?面對壓力,有的人能將之轉化為動力,有的人則直接被壓垮,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是因為知道那是真的金子。
“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已了。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十幾年前。那時的國青隊是什麼景象?新手輩出,高手如雲,王鵬飛,陸一鳴,林海濤。國青三劍客,比現在的牛犢幫不知道牛氣多少倍。當真是‘三劍齊出,不勝不歸’,哪一次代表國青對出戰雙邊對抗賽不是大勝而歸?那時的三個人幾乎就是勝利的保證,有他們三個衝峰陷陣,別的人誰不是信心實足,鬥志昂揚。。。。。。,可惜啊,那樣的情況恐怕再也不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