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謝謝,謝謝,不知道貴集團打算怎麼個合作方式呢?”官話,空話套話說完,接下來就是實質性的問題了。
“是這樣,據我們所知,現在海淀棋隊一直是以這個名稱參加圍乙聯賽,所以,我們想買下棋隊的冠名權,改以北京中天圍棋隊的名稱參加聯賽,初步打算是簽下三年的合約,如果棋隊可以衝進圍甲,我們將增加投資規模,並將合作時間延長。”陳爭輝簡單答道。
所謂的冠名權指的是體育比賽或其他活動中把名字賣給想做廣告的企業或廠家,企業或廠家出資贊助後就可以獲得利用比賽或其他活動介紹,宣傳介紹自已的權利。通俗一點,就是商家為某項活動(如比賽、義演等)出資贊助,取得用自已的商標或品牌為活動命名的權利。當有些活動的贊助商比較多時,則只有出資最高的商家擁有冠名權。
圍棋聯賽中,棋隊的冠名權是棋隊收入的一個大項,實力強,成績好,名氣大的棋隊容易獲得企業的青睞,自然日子就得好些,實力弱,成績差,知名度低,吸引不到贊助商,日子自然也就要過得緊些。這一現象可以從國內三個正式聯賽中便可以看到:圍棋十二支隊,全部都是有企業冠名的,如上海申花,重慶力帆,河南建業,前邊是棋隊所在地區名,後邊則是贊助企業的名稱。圍乙十二支隊中則只有五支是被企業冠名的,如天津泰達,浙江新湖,廣州白雲山等,而這四支棋隊無一例外,都是曾經進入過圍甲的強隊,其他棋隊則大部分都是以海淀棋隊,泰山棋隊等名稱出戰圍乙。至於圍丙,有冠名的棋隊則更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見。
所以,為什麼各支圍乙棋隊打破腦袋也想要衝入圍甲?這不僅僅是棋隊的榮譽,更是關係到棋隊生存發展的大事。
劉湧當然希望自已的棋隊有企業來冠名,但以前幾年棋隊在圍乙中的表現,實是很難找到肯把錢投進來的企業,而現在中天這樣的大集團主動找上門來,這是不是預示著海淀棋隊將要雛鷹嘯天,展翅高飛?
第一第六百七十章 為難的要求
哈哈,好,好。陳先生,太感謝了,太感謝了。貴棋的支援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陳先生,貴集團現在做的就是雪中送炭!”劉湧大喜,三年冠名權,乖乖,以現在的行情,那至少是兩三百萬的投入!對足球、籃球聯賽來說,這點錢也許只是毛毛雨,連塞牙縫都不夠,但對圍棋聯賽而言,那可是相當可觀的一大筆錢。俗話說的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在現在這個社會,有再好的想法,再大的能力,沒有錢也照樣寸步難行。只要有了這筆資金打底兒,他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放在棋隊建設上,而不必為柴米油鹽那類小事煩心了。
一方想要花錢買名,一方需要求錢辦事,雙方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正是最完美的合作典範。
具體的合作細節自然不需要陳爭輝這樣的高層領導親自來談,而且這種事兒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談妥的,於是幾個人簡單把大概的合作框架和範圍談了一下,約定好下一階段正式談判如何開展,便開始閒聊起來。
“呵,陳先生,冒昧問一下,北京這麼多家棋院,職業棋隊算起來也有五六支,為什麼看中我們海淀隊呢?”劉湧問道。
“呵,這大概就叫緣分吧。”陳爭輝笑道。
中天電器以家起家,家電連鎖銷售渠道一直是集團業務的重中之中,近些年,隨著電腦價格的降低以及操作的簡化,電腦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幾乎已經成為電視,洗衣機那樣的必備品,所以,電腦也順理成章地進入家電行業。
中龍集團是國隊IT行業的頭企業之一,電腦製造同樣也是中龍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因此,兩家企業自然而然形成合作關係。
所謂‘吳王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兩家企業的高層領導都是嗜棋之人,上行下效,圍棋自然成風,隨著合作的深入和密切,一來二去,雙方企業由個別員工的私下交流演變為一種兩家企業間的友誼互動級別越來越高。
時值關,為了慶新春,雙方共同舉辦了一個友誼比賽,兩家集團上到高層領導,下到普通員工,數百人在中龍集團的活動中心齊聚一起,手談言歡,場面可謂熱鬧之極。
活在中龍集團的總部進行,趙學權這樣的老棋迷當然不能錯過時技癢,便也親自出馬上陣。
兵對兵。將對將。這邊出地是集團老總。一邊自然不能隨便派出個人就來應付。於是帶隊地陳爭輝便起身應戰。
這兩位論起棋癮來都可是職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