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2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兩廂一對比下來,就是不相信的,事實擺在那裡,明年也就會用深耕密種了。

但這樣的人家,還沒佔到建州的百分之一,只是那麼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人而已,對建州的收成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提。

秋收後,就算是真正解決了吃飽問題了,然後到了明年,就會有人因為畝產量高了,而少耕種那麼一畝兩畝田,比如說家裡有十個勞力的大家庭,原本是需要十個勞力都窩在家裡種地才能填飽的,現在只需要六起個勞動力就行了,

如此一來,肯定會有那麼一兩個勞力解放出來,從事其他能賺錢的行業,以前就是想從事能賺錢的行業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要是大家都這麼去做,沒人種地,糧食哪裡來?

因此王況也很理解,為什麼自古稍微有點見識的君王,都是將農放在首位,只有農搞上去了,其他也才有機會去想去做。

等到家家戶戶的糧食都存夠了,夠他們吃上個三兩年了,民眾們這才會放心大膽的將勞力進一步的釋放出來,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如此良xìng迴圈下去,今後的前景是可以看得見的,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放言說解決了吃得好的問題。

等到吃得好的問題解決了,那才是經濟真正飛速發展的時期,許多事情,都不需要你官府去引導,人們就自己會去尋找機會。從解決吃飽問題到解決吃好問題,這裡面沒個三四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做到的,王況也有心理準備,反正自己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只要yù帝老兒不提前召喚自己,只要那隻幕後的手不會太過干預,讓自己放手去做,那麼,十年之內,建安,將絕對不會輸過其他任何一個除長安和洛陽以外的城市。

更重要的一點是,都不需要十年,建州就能很輕鬆的步入上州的行列,現在,只等著秋收一到,王況就可以讓黃良上書申請建州從下州升格到中州了。而從中州升格到上州,大概只需要三四年的工夫也就行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尤其是農業生產力實在是太落後了,而幾乎天下各州,除了淮揚,除了長安和洛陽,其他的州,其上jiāo的稅糧,絕大部分都是靠的農業稅得來,商業稅則少得可憐。

而建州呢,已經從王況剛來的時候,商業稅只佔百分之一不到變成了現在佔了三成。這裡面還有不少是被黃良在王況的建議下截流用來建設了的,不然的話,去年底,建州就已經有資格去申請升格了,雖然批不批是另一回事,但起碼,這樣的速度,即便是不夠格,也是讓人刮目相看的。

第二六二章 引水工程

第二六二章引水工程

建州的田都已經chā了秧苗下去,農戶們又都閒了下來,因為看水啊,驅趕鳥雀呀這些事情,孩子們在白天去河裡抓魚,去野外尋菌挖白蟻的時候,或者說趕了牛羊出去放著的,就可以去做,大人們只需要在夜裡,睡到田間搭好的棚裡,晚上起夜那麼一次兩次的去看看水就行了。

秧苗在剛chā下去的時候,對水的要求是比較苛刻的,田裡的水不能太多,太多了,根系沒法呼吸,太少了,那剛chā下去的根本來就受了傷,自身修復都勉強,還要供水供養分給葉子,負擔就更加的重,雖然不至於說倒伏了,但生長速度肯定要變慢,一天慢那麼一點,日積月累的下去,搞個不好秋收時間就要延遲,要是突然來個大秋寒,那這一年就幾乎白忙乎了。

所以,秧苗chā下去之後,幾乎家家都會有人在夜裡守在田裡,半睡半醒的,只要田裡的水流聲一不對,馬上就要起來,或是開壟放水,或是閉壟蓄水。因為你不能保證地勢比你高的別家是不是在放水或者說在蓄水,要是上游的田突然一個晚上放起了水,你自己的田這一整晚泡在水裡,第二天再從家裡趕來的話,那就只剩下了哭的份了。

不過,因為白天有孩子幫著,或者說託了鄰田的人,幾家合在一起,輪流著照看,所以白天的時候,大人們就有了空閒的時間。

因此,王況決定實行他的供水計劃,水車已經讓木匠做好了,城北那條小溪的上游,王況也已經讓林明派了衙役去挖了上下兩個挨在一起的大水潭,上面水潭的水流下來形成一個人工瀑布,不過卻不是直落的,而是有個差不多四十度的傾斜角度,這樣水車正好架上去,和那斜坡將將相切,水衝到水車的時候已經和上面的水潭有了近五六尺的落差,這樣的衝力,就能帶動比較大的水車旋轉起來了。

這條小溪是從北山上的幾眼泉流下來的,幾眼泉匯聚成這麼一條小溪,就是枯水季節,這小溪的水流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