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多試驗幾次就明白了。
甚至於,如果這矬子有心的話,活字印刷術都有可能被探聽了去,如果被他們學了去,那麼可以想見,倭奴的發展速度將會是超乎尋常的。
所以,那個矬子,只能是永遠的消失,決計不能讓新技術新方法這麼早就流lù出去,想永遠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但是能保持越久,對大唐就更為有利。
現在王況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確實是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了,因為按照時光旅行理論,只要將過去的歷史改變了,那麼時間旅行者基本上也會灰飛煙滅,因為他在改變了歷史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祖先命運,很有可能,後世就不會有這個人的存在,既然“查無此人”,那只有消失了。
但是王況現在還是活得好好的,並沒有因為歷史的改變而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所以,王況猜測,現在改變了的歷史,對自己所在的後世並沒影響,那麼好吧,既然如此,就痛痛快快的大幹一場。
至於說要不要滅了倭奴,這不是王況現在要考慮的問題,倭奴想滅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滅,至少在一千年之內,想把倭奴滅了都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對誰用兵,這是臭老酸李老2程知節他們那個高度才有資格去考慮的問題,自己一個小小奉議郎和還沒到手的縣伯身份,是沒資格對國事指手畫腳的。
當下要做的就是儘快的促成南語島族的迴歸,他們迴歸了,那麼他們現在所住的土地也就名正言順的劃歸大唐版圖,利用這些散佈在太平洋上的島鏈,就可以逐步的將整個美州蠶食了。
王況曾經看過一篇考證文章,說古人口中的“扶桑”其實指的並不是倭國,因為扶桑人自己親口說的,扶桑在漢之以東萬里外,其實也就差不多是山東半島到北美洲的距離,因此有人推論說,扶桑其實是北美土著,只不過這個觀點鮮少有人支援罷了。
但不管怎麼樣,扶桑是不是北美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唐還有近千年的時間來謀圖,時間上很是寬餘,只要王家的後人能堅持王況的原則,堅守著王況的理想,時間不是問題,等到大唐境內的人口有富餘了,就可以大舉對外擴張,想要將北美納入大唐的版圖很難,米國不也曾經是英帝的管轄內麼,最後一樣是鬧了獨立,因為遠隔重洋萬里,jiāo通訊息及管理上都沒辦法抓在中*央,人的需求又是各種各樣,所以,除非說大唐能很早的擁有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的jiāo通工具,否則想要牢牢的控制海外飛地,尤其是那麼廣袤的土地,很難。
而島嶼則不同,島嶼因其面積小的緣故,守衛力量不足,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覬覦,因此就需要強有力的後臺支援,所以,島嶼反而很難脫離出去,這就是王況想要圖謀南語諸島在先的原因,即便是以後美洲大陸有了新興國家,那麼遍佈太平洋的大唐屬地,也足夠對其夠成威懾。
王況起了殺心還有個原因,那就是那矬子竟然敢打起了三白的主意,不管三白是誰養的,至少,三白脖子上掛著的銀項鍊和它手上端著盤子,那就表明了它是有家的,有主的,對有主之物想都不想就要抓,說明矬子其本身就是個貪婪成xìng之人,律法對他而言,就是有如無物,這是在建安,要是在鄉下,若是他看見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還難保不會起了謀財害命之心。
而且,三白可是王況的寵物,說寵物還不夠,應該說是三白已經是王家的家庭成員之一,王況絕不能容忍其他人對自己的家庭成員起了壞心思。
因此,這矬子,必須要為其心xìng,為其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第二七七章 王三郎
第二七七章王三郎
在王家,除了王況偶爾喝斥三白幾句外,其他人是罵都捨不得罵一句的,更別說打了,而且三白也不調皮搗蛋,一直都是乖寶寶的模樣,還能時常的幫家裡人去拿些輕便的東西。如此乖巧懂事的白猴,看了喜愛都來不及,怎麼捨得打罵呢,黃大也是因為看了那矬子的動作,自然也是恨恨不已,王況既然發話說做了他,那就做。
幾天後,多了一道堆黃工序的梅菜也蒸曬了出來,和沒堆黃的相比,顏sè沒那麼黑,除了香味不足外,還略泛酸,這個口味如果放到西南cháo溼的地方去,估計會受歡迎,但並不適合建安人的口味,大家都一致的說還是沒堆黃的味道好,因此就定了下來,以後做梅菜乾不再堆黃,又省下了一道工序,成本降低不少,堆黃後的梅菜,有近一成的廢葉呢。
既然已經定了下來用什麼,王況就一面派人去讓林荃淼在小梅關多收些梅菜種子來,一面讓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