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湯是豚骨湯,在來之前就已經煮沸過了的,又是盛放在外面包裹了厚厚棉麻的甕裡,臨動手前才倒了出來,因此這時候還是熱得燙嘴的,所以,不用一會工夫,缽沿就開始滋滋冒起了小汽泡,不需多久就能煮開了。
而這時候孫嘉英卻是端出了一甕不知道用什麼湯汁浸泡著的米來,湯汁有些泛黃sè,識貨馬上就猜出了那是jī湯。奢侈啊,竟然用jī湯來泡米,當不少人都看出了那是jī湯後,心裡不禁是嘖嘖讚歎,如此一泡,整個米里都已經是充滿了jī湯了,這麼煮出的飯不香才怪。
但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頭,孫嘉英並不是就這麼把泡著jī湯的米拿去蒸,而是將米控幹湯汁後,又用清水衝了一遍,放在一邊。這個動作讓很多人心疼不已,那是jī湯啊,就這麼倒了,就這麼還要把米衝一遍,làng費啊làng費。
一直等到陶缽中的豚骨湯沸了之後,孫嘉英這才將泡好的米倒了進去,這個時候才有人明白過來,孫嘉英這是要熬粥,而不是蒸飯,也明白了,為什麼要將jī湯給倒了,還要將米再用清水衝一遍:這米泡的時間肯定不少過兩個時辰,jī湯已經是充分的泡了進去,那jī湯也就沒什麼味道了,也就沒了什麼保留下來的價值。用清水衝,那是不讓米麵上殘留的jī湯和那rǔ白sè的豚骨湯hún合了味道,在豚骨湯沸了的時候,大家已經聞出了那是豚骨湯了。
如此熬出來的粥,可以說剛入嘴是一個味道,但等到牙齒開始嚼動的時候,那又是另一種味道,兩個味道基本不會相沖,妙啊,實在是妙。
但是孫嘉英這裡還沒完,他又取了一大塊豚鍵子ròu,先切成片,再切絲,再切成黃豆大小的ròu丁,有細心的注意到了孫嘉英的動作,他每切一片ròu下來後,那刀就順勢的一歪,往下一拍,拍在切下來的ròu片上;ròu片切絲的時候也是如此,絲切丁的時候也一樣,刀必定是在切好的ròu上拍那麼一下,或許,這是孫小郎君的習慣動作罷,大部分人這麼想,但真正細心的,暗中記在心裡,決定回去以後切ròu也要這麼來一下,看看有什麼不同。
切好的ròu丁,灑了少量的友粉,淋上酒,加鹽,用手抓了一會兒就放下了(一定要用手抓,千萬不能用其他東西拌,用手抓的才能真正抓入味,ròu才有嚼頭,才會滑嫩,灰雀這裡可是把自己拿手的粥給一一講述出來了哦。),再敲了一個jī蛋,一掰兩半,兩隻手這麼來回一倒騰,jī蛋清就流進了ròu丁裡,蛋黃還留在蛋殼中。
這回孫嘉英不再用手了,改用一手端著缽,一手抓了兩雙筷子,抓手的地方筷子是合攏的,但前端卻是分岔開來,沒辦法,王況教會孫嘉英的時候,才是前兩天的事情,攪拌器來不及做,只能就這麼替代。只見孫嘉英用那筷子在ròu丁上不停的順著一個方向攪動著,一直攪了有小半柱香的時候這才停了下來(如果家裡有電動攪拌器的話,要選用可以變速的,用慢速同一方向攪動差不多五分鐘左右,這樣攪的ròu,蛋清充分的融入了ròu裡,ròu吃起來就脆,就滑。)。
正當孫嘉英停下了手,大家以為差不多的時候,孫嘉英卻又從灶臺下一個碗裡取了十幾個圓溜溜,橙紅sè的蛋黃出來,這是葬蛋的蛋黃(鹹蛋黃也可,但大家買的時候注意,市面上賣的鹹蛋黃很多是假的,所以,寧可去買鹹鴨蛋來取蛋黃是最好,蛋黃可以做假,jī蛋鴨蛋是絕對做不了假的,這個CCTV裡有做過專mén的節目,或者說,大家不喜歡鹹蛋黃,用皮蛋也可以,那就是另一種味道了,類似皮蛋瘦ròu粥,市面上有專mén的切蛋器,可以把皮蛋切成丁),已經煮熟了的,孫嘉英用了把湯匙,將蛋黃抿碎,也放一邊備用。
爐上鍋裡的粥還在熬著,孫嘉英卻是沒停下過,蛋黃才好,他又切起了薑末,蔥huā來,切完還是放一邊備用。
這時候粥已經開始變得有些濃稠了起來,只見孫嘉英又變戲法一般的取出幾十個錐慄(不用太多,按分量算,一人份有一個就好,只是取其香而已,當然,要是喜歡吃栗子的可以多放些,不過還是不要過量,栗子積食。),都是已經炒熟了的,剝殼取ròu後搗碎,丟進了粥裡。
還是沒完,做完這些,孫嘉英又開始切起了芥菜,切得很細,切完了後又豎刀將菜絲給切成幾段,也是放一邊備用。
如此之多的配料,如此繁瑣的程式,(其實這程式放在後世並不算複雜,多少美味的程式比這繁瑣多了去了。)做出來的粥肯定是好吃得很,旁邊瞅的已經開始偷偷咽起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