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出於本能的抵抗,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在荊州軍騎兵的衝擊下,單薄的防線很快便被擊潰了。
無論從體力上還是士氣上,漢中兵都已降到了最低點,即便在這樣的生死搏殺中,又拿什麼來和如狼似虎的荊州軍相比呢?
連續數日的逃亡,不但消耗了他們的體力,也使得漢中軍的鬥志煙消雲散,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般的思維:荊州軍是不可戰勝的,所以還是聽天由命吧。
三百餘人馬很快傷亡殆盡,張傀鼓足勇氣返身衝殺而去,瘦弱的戰馬並沒有奔跑起來,踢踢踏踏的在山路上搖晃著,艱難的馱著張傀蹣跚而行。
高順一眼就看到了他,輕巧的一抖韁繩,向張傀迎面疾馳,槍尖上的鮮血飛灑著墜落在骯髒的殘雪上,融出一個個細小的洞穴。
幾乎毫不費力的一槍刺出,擋來的長矛便被高順砸開,毫不遲滯地刺入空門開啟的張傀胸口。
冰冷的槍尖輕易地刺破皮甲,伴著輕微地“噗嗤”聲響,深入扎入了張傀體內,絞碎了內臟自他背後刺出。
張傀張了張嘴,鮮血染紅了牙齦,血沫順勢嘴角流淌下來,然而他的表情卻並不痛苦,反倒有一種解脫般的安寧平靜。不過這也許是高順的錯覺,因為下一刻長槍被他抽出,張傀便從馬背上撲落,摔在冰冷堅硬的雪地上。
這種印象一直持續到戰鬥結束,讓高順略微有些遺憾的是,他沒能將張魯生擒活捉。
張魯是自刎而死的,或許對他來說,這倒不失為一個體面的結局。
俘虜的人也很少,只有寥寥數人,其中有個叫閻圃的,據說是張魯的功曹,不過高順對這種人毫無興趣,雖然不至於虐待,但也沒給他什麼好臉色。至於那些陣亡的漢中軍將士,高順也沒只能任其散落,就如同這一路上的其他漢中軍屍體一樣,交給野獸去解決吧。
張魯的首級是裝在一個簡陋的木盒裡送回南鄭的,劉琮沒看,他沒有這種愛好,所以只是打發了南鄭中的降將確認了一下,便將此事丟在了腦後。消滅了張魯並不意味著消滅了五斗米道,劉琮對此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不過欲速則不達,劉琮知道自己要做的是釜底抽薪而非火上澆油,更何況在當前的形勢下,自己所面臨的並非僅僅是五斗米道的問題。
迅速擴張的地盤已經帶來了很多問題,無論是日漸龐大的軍隊還是嚴重缺乏的地方官吏,都使得日漸混亂的局面越發嚴重。糧草不是沒能及時運送到指定的地方,就是一股腦的運到了同一個城中;新改編的益州各部良莠不齊,有些東州兵的老兵油子,開始在漢中以勝利者的身份偷偷摸摸的幹些雞鳴狗盜的勾當;荊州軍將士們離家半年多,消耗了最初的激情之後,現在也開始變得疲憊和麻木,甚至連每日的操練都懶得應付……
所有這些,都掩蓋在巨大的軍事勝利之下,閃電般的吞併了益州和漢中,使得劉琮的聲望再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使得這些“小小不言”的問題,在這種炫目的光芒下被人們所無視,或者即便看到和聽到,也不當回事了。
就算是劉琮自己,若非有特衛營的情報,也很容易忽略這些問題,他的目光因為站的更高,不可避免的要投向遠方,以至於很容易忽視腳下和身邊發生的事情。
戰略目標一旦達成,接下來就要穩固已經獲得的地盤和人口,在這個過程中劉琮竭力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擾,但這又是絕不可能的,新獲得的利益需要持續不斷的進行分配,以滿足各方面的胃口,劉琮對此感到厭煩,卻又無可奈何。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只需要著眼於當前的南陽太守,所面臨的情況要複雜一萬倍,如果不能將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理順,那麼他所駕馭的這架戰車,很可能會鬆散,甚至逐漸崩潰。
漢中的情形比他預想的要好一些,至少那些五斗米道的信徒們,並沒有採取激烈的反抗手段,他們安靜而順從的接受了荊州軍的佔領,只是有些茫然罷了。那些消失的義舍和靜室,起初使他們很不習慣,但生存始終是第一位的,荊州軍既然並未大肆屠殺,他們也就戰戰兢兢地走出家門,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這些看上去脾氣暴躁,舉止粗魯的荊州壯漢了。
清冷的空氣中不時飄過一陣嗆人的白色濃煙,然而城內並未曾遭到過什麼破壞,隨著張魯已死的訊息傳遍全城,除了最虔誠的五斗米道信眾,並沒有帶來什麼別的麻煩。很多人正是知道這個訊息之後,才意識到五斗米道真的完了,至少在漢中,已不再做為一個嚴密的組織而存在。那些“鬼卒”也好,“祭酒”也罷,大部分都宣稱自己脫離了五斗米道,惶恐不安的等待著荊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