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2 / 4)

小說:漢牆 作者:蝴蝶的出走

植出聲問道。

“我們治下的學子只需要取得各地學堂開具的證明就可以參加,至於外地的學子,在參加科舉之前,需要安排進行一次預考,只有透過了預考,才能參加科舉考試。如果連預考都通不過,那科舉也就不必參加了。”

“明白了,此事我會與學院中的學士們討論。那關於科舉的考題,主公有什麼意見?”

“唔……詩詞歌賦可以少一點,那東西除了陶冶情操外,對民生沒有多大用處。我們需要的是可以讓治下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能吏,不是隻懂得頌詞吟詩的才子,考題可以偏重實務一些。”

“主公打算重才不重德?”蔡邕有些不滿的問劉福道,一旁的盧植也有些不高興的瞪著劉福。

劉福見狀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趕忙補救道:“兩位恩師誤會了,我並非是想要任用那些有才無德之人,而是這世上有才有德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而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人人盡其用,各展所長。舉個例子說,有兩個縣令,一個很有能力,帶著治下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但這個人有點小毛病,貪了一些錢。而另一個雖然清正廉潔,但卻沒有足夠的才能,他治下的百姓只能維持溫飽,遇上災年甚至要餓肚子。兩位恩師,若是你們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會選擇提拔誰?”

“呃,這個……”盧植、蔡邕被劉福的問題問住了。從本心出發,二人想要提拔那個清廉的縣令,只是這個人能力不足,連一個縣都治理不好,又如何能夠委以重任。可提拔另一個有些貪汙劣跡的縣令,二人又不太願意。

見盧植蔡邕不說話,劉福笑著說道:“兩位恩師,不必犯難,其實這事很好解決。那個清廉的縣令我會把他交給司馬防,而那個有劣跡的縣令,我會將他平調到另一個窮困的地方。”

“為何?”

“御史臺需要懂得自律,清正廉潔的人,而地方的建設則需要有才幹的人。他貪汙我不怕,千里求官只為財,但這個求財必須要有個度。如果能夠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富足安康,那給自己撈取一點好處並不是什麼大事,百姓也會容忍這種事情。但如果一方百姓已經夠苦了你還想要從他們身上撈油水,那這個官就該死了。”

“主公不擔心這樣會助長那種官員的貪腐?”

“擔心啊,所以御史臺、監察司需要睜大眼睛。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聽到劉福這話,蔡邕還想要說些什麼,一旁的盧植伸手扯了扯蔡邕的衣袖,示意蔡邕不用再說。蔡邕雖然不解,但還是選擇了閉嘴。在回學院的路上,蔡邕不解的問盧植道:“子幹你方才為何阻止我繼續勸說主公?”

“伯喈,你希望將主公教育成一個正人君子?”盧植有些納悶的反問道。

“……正人君子不好嗎?”

“正人君子當然好,只是主公的身份,註定他成不了正人君子。伯喈你知道嗎?主公今日所說的那番話,我聽後感到很欣慰。”

“欣慰?”

“是啊,在你我眼中,主公就是我大漢的中興之主,可正人君子是成不了中興之主的。想要振興大漢,主公就不能做正人君子。而主公的用人之道,正是應了那句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很好。”

“可這樣一來,主公的聲名……”

“主公要什麼聲名?他需要的是振興大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主公就算是變成一個小人,我也不會有半點的不滿。你還記得主公曾經對我們說過的厚黑二字嗎?”

“……你是說那回主公跟我們閒談時所說的但凡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厚黑之輩?”

“是啊。這話雖然聽得刺耳,但仔細想想,還真是如主公所說的那樣。就拿咱們大漢的開國君主高祖來說,開始不過一亭長,但最後取了天下的,卻是他。他憑得是什麼?論勇武,論人品,他似乎都比不上楚霸王吧。”

“子幹慎言!”蔡邕有些緊張的提醒盧植道。

“伯喈你緊張什麼?這話可不是我說的。”盧植見狀笑道。

“我當然知道評價高祖的話是主公說的,可你這樣說,萬一被有心人知道了,說不定就會惹來一場麻煩。”

“你呀你呀……不要一天到晚的待在書房裡足不出戶,就知道研究你那些寶貝古籍。抽空多到學院的辯合臺去轉轉,聽聽那些學子的言論。”

“怎麼?難道那些學子什麼都敢說?”

“有主公親筆所提的‘言而無罪’四個字在,他們有什麼不敢說的。不瞞你說,當初辯合臺剛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