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領兵一千趕到北海城外時,看到圍困北海的黃巾後,心裡不由微驚,密密麻麻都是人啊,少說也有兩萬餘人,這麼多人,就憑自己手下這一千人想要擺平,實在是有點難為人。好在旁邊的武安國也知道好歹,見狀勸道:“關將軍,還是稍待片刻,等劉將軍率大隊人馬到後再從長計議吧。反正北海一時三刻也不會被黃巾攻破。”
按關羽的脾氣,一催胯下馬就殺出去了,可現在不行啊,手頭的這一千人是他們三兄弟最後的本錢,損失一個都要心疼,關羽必須為日後打算。聽了武安國的話以後,關羽點頭答應下來。
等劉備看到聲勢浩大的黃巾賊眾,也是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涼氣。不過劉備倒沒有打退堂鼓,找來武安國細問黃巾賊眾詳情過後,一個夜襲計劃就在劉備腦中形成。要說劉備也算是身經百戰,雖然武力比不得關羽、張飛,但每一戰如何去打,基本上都是劉備做主。
從武安國的口中,圍困北海的黃巾賊首姓管名亥,勇力過人,武安國殺出城求援時都不敢與其碰面,唯恐被陷進陣中。而今晚的夜襲,劉備的目標就是管亥。黃巾賊不過是烏合之眾,只要沒有了首腦,定會自行散去。
等到夜襲發動,關羽率兵殺入黃巾賊營地,與張飛一同生擒管亥以後,黃巾賊眾也不出劉備所料,除了少數人試圖救出管亥外,大多數黃巾賊眾作鳥獸散,而北海太守孔融此時也趁機命人從城中殺出,圍困北海數月的黃巾賊就此四下而逃,北海之危立解。
得脫大難的北海人對劉備一行人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孔融親自帶人將劉備等人迎進了北海,設宴款待,至於劉備提出了借糧草一事,那也是滿口答應。酒席宴上,孔融看著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心裡羨慕不已。北海啥也不缺,缺的就是能夠保境安民的猛將。如今張掖王麾下,漢安軍主將太史慈是東萊人,可惜自己有眼無珠,沒有劉福那份看人的眼光,白白將一員猛將放走,就算現在想要請人家回來,人家也不見得會搭理自己。
“玄德日後有何打算?”孔融笑眯眯的問劉備道。
“暫時還沒想好,備與袁紹有隙,河北是無有備立足之地了。”劉備苦笑著答道。
“既沒想好,不如暫留北海如何?玄德不必為軍中糧草擔憂,北海擔負的起。”
“不敢辜負孔太守美意,劉備在此謝過。”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劉備暫時得到了棲身之所,而孔融也找到了可以為北海提供武力保護的軍隊,而且還是可以被自己控制的軍隊。只是孔融不知道,他留下劉備無異於引狼入室,日後有他後悔的時候。
得到了北海太守孔融的收留,劉備三兄弟總算是不必再為軍中糧草發愁。而更讓劉備高興的是,那晚被關羽、張飛擒拿的管亥答應向劉備投降,並且願意招攬舊部,一起為劉備效命。
。。。
第154章引狼入室
請神容易送神難,孔融是個君子。正所謂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正因為孔融是個君子,所以即便孔融已經感到留下劉備在北海不是什麼好事,他也不好開口請劉備離開北海。而劉備則是一邊禮賢下士邀買人心,一邊收納以管亥為首的黃巾賊眾為自己的部曲,短短三個月的工夫,劉備手下人馬就由原先的三千人變成了八千餘人,並且這個數量還在增加。
人是要吃飯的,以北海的能力,供養劉備的三千人綽綽有餘,可要供養八千人甚至更多,北海就有點吃不消了。為了減輕北海的壓力,孔融將北海南面的東武送給了劉備,用以養兵屯田。
劉備欣然接受,帶著他的八千人馬外加孔融贈送的大批糧草去了東武。留在北海的三個月,劉備也察覺到了留在北海的不妥。北海雖然可以為自己提供所需的糧草,但對於劉備想要的人才方面,卻是半點用處也沒有。隨著鄭玄西行外加青州連年戰亂,還留在北海的人才已經沒有幾個了,但凡是還有點才能的,也多在官府中任職。
想要招攬人才,繼續留在北海一點用也沒有。這三個月裡,劉備對周邊也進行了分析,北邊不用想,西邊是曹操的地盤,現在不是招惹的時候,唯有南面的徐州,那裡還有一點希望。
帶著人馬在東武安定下來以後,劉備一面命人屯田養兵,一面考慮如何與徐州方面取得聯絡,貿然進入徐州只會引起徐州人的不滿,最好的辦法,還是由徐州來人請自己最為妥當。也就在劉備苦思對策的時候,徐州別駕糜竺來了,順便還帶來了陶謙的親筆信。
權勢二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世間又有幾人能夠看破。別看陶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