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1 / 4)

小說:漢牆 作者:蝴蝶的出走

成才連忙解釋道:“非是小人想要離開,只是近日小人收到一封家書,說是家中老父身體欠安,小人想要回去見老父最後一面,還請主公成全。”

公孫瓚知道成才與家人一直有聯絡,自己與張掖的劉福也曾多次書信往來,不過自從劉虞死後,劉福似乎就沒有給自己來過書信,現在聽成才提起,公孫瓚不由發起了楞。成才沒有打斷公孫瓚的回憶,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等候公孫瓚的答覆。

等了好一會,公孫瓚才結束回憶,看了看成才,溫聲說道:“成才,這些年苦了你了。”

“主公言重,成才知道自己的斤兩,知道主公不讓成才出去做事是愛護成才。”

“……你既然有意要回張掖,那就回吧。順便替我做件事,不知可否?”

“主公有事請吩咐。”成才趕忙說道。

“你在走時,將我幼子兒一併帶去張掖,交由張掖王撫養。”

“……這個,主公何故作此決定?”成才聞言一愣,不解的問道。

公孫瓚苦笑一聲,“成才,你不是外人,所以有些事我不瞞你,送走兒,只是不想我公孫瓚一門香火斷絕。替我給張掖王帶句話,不求兒將來大富大貴,只要他能夠安穩過完一生足矣。”

“……小人遵命。”

公孫瓚不是笨蛋,對於當前的形勢他自己心裡是門清,也正是因為清楚,他才會自暴自棄,在公孫瓚眼裡,眾叛親離的自己已經是無力迴天,眼下考慮一下自己子嗣的後路,就是他公孫瓚唯一還可以考慮的事情。

如果沒有成才提出想要返回張掖,公孫瓚也不會考慮將自己最小的孩子公孫衽送去張掖王劉福那裡。只要將孩子送到劉福那裡,公孫瓚相信劉福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若是託付給別人,公孫瓚也不會放心。原本還指望劉備,可自從劉備率部而去後,公孫瓚就對周邊的勢力沒有了信任,哪怕是遼西的本家。這世上能夠讓公孫瓚還完全信任的人,也就只剩下劉福這一個人。

為了給自己孩子將來爭取到一點好處,公孫瓚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當成才在出發前來向公孫瓚辭行的時候,公孫瓚交給了成才一封書信,告之成才此信等劉福答應收留公孫衽以後再拿出來,若是劉福在當時表現猶豫,這封書信成才就不必拿出來了。

成才滿口答應,帶著與公孫瓚依依不捨的公孫衽離開了易京,混入前往張掖的一支商隊,啟程前往張掖。這件事除了公孫瓚跟成才,並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公孫瓚的親信關靖見公孫瓚的親衛隊長換了人,也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便沒有再提,誰也不知道公孫瓚已經將自己的小兒子公孫衽送出了易京。

率部離開公孫瓚的劉備並沒有返回平原,他很清楚,河北一地已經無有他的立足之地,作為公孫瓚的部屬,袁紹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更何況在之前與袁紹的戰鬥中,自己讓袁紹吃了不少虧,以袁紹的性格,能夠讓劉備好過才怪。

北地待不下去了,劉福只能帶著三千人南下,他想要先去青州落腳,然後再考慮去何處安身。這一日,大軍正如平常一樣行進,忽然就見前軍斥候趕到,稟報劉備說有一將自稱北海太守麾下將領攔住前軍去路。

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劉備正在考慮從何處籌集大軍所需糧草,就有人主動送上門來了。沒有耽擱工夫,劉備見到了自稱北海太守孔融麾下將領的武安國。從武安國口中,劉備知道了北海此時被黃巾圍困的訊息。

黃巾自天下大亂以後就一直沒有消停過,總有人打著黃巾的旗號起事,劉備都已經快要麻木了。聽到武安國說北海被黃巾圍困,當即命關羽率軍隨武安國前往救援,自己則帶領本部隨後便到。

關羽領命而去,劉備則找來了自己的忠心幕僚簡雍。這幾年劉備雖然也拜訪過不少名士,可願意為劉備效命的卻是一個也無。雖然劉備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可如今的大漢,漢室宗親多如狗,誰又會把一個落魄宗親放在眼裡。除了關羽、張飛兩員武將,謀士方面劉備如今也就一個簡雍,這還是因為簡雍與自己是同鄉,相交多年的緣故。

劉備比任何人都渴望有人才來投,可人才不是想招攬就能招攬到的,劉備雖然表現的禮賢下士,可木有實力,木有名望,僅憑一個不知真假的漢室宗親的身份,除非是眼瞎,誰又願意將人家性命壓在劉備的身上。

名望對如今的劉備來說太重要了,劉備不願放過任何一個能夠提高自己名望的機會。在得知北海被圍以後,劉備根本就沒考慮圍困北海的黃巾是否勢大,當即就派大將關羽前去,唯恐被他人搶了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