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瞭解一下民情。
由於黃巾賊的到來,生活在宛城內的百姓沒有了往日的悠閒,無論什麼人,都在擔憂著自己無法確定的未來。街上已經沒有了昔日的熱鬧,不管是出門討生活的,還是開門做買賣的,哪怕是行館,這時候也失去了往日的熱鬧。
走在街上的秦頡看著行色匆匆,面露擔任的百姓,心中著急卻又無計可施,他不可能站在大街上大聲告知那些百姓宛城很安全,城外的黃巾賊打不進來。帶著鬱悶的心情,秦頡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宛城的南門。
與城中居住的百姓不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正在拆除自家的房屋,看情形似乎是在參與建城牆。不明所以的秦頡攔住了一位路過的老者,問出了心中的疑問,“老丈請留步,請問這些人這是在做什麼?”
“劉公子說為了防備黃巾賊進攻,他要在城內靠近城門的四周建立一座甕城,那樣即便城門被破,也不至於城內沒有重奪城門的機會。”
“所以你們就拆了自家的屋子?”
“是啊,一旦黃巾賊打進來,命都沒了,要房子又有什麼用。”
“可到了晚上你們住哪?”
“劉公子已經請何家撥出一部分空閒的房屋安置我們,這點不需擔心。”
秦頡謝過老者為自己解惑,帶著手下人來到城頭,遠遠的就看見劉福正跟幾個年輕人聚在一起討論著什麼,看樣子他們此刻似乎有些意見不一,正在試圖說服同伴。
帶著一絲好奇,秦頡阻止了守城兵丁的通報,悄悄的走了過去。離得近了,才聽到劉福對眾人說道:“一味的守城只是被動挨打,如果能夠在城外安排一支騎兵,數量不需要太多,可好處卻是大大的。”
“城外的黃巾賊數量眾多,就算把城裡的騎兵都派出去,也不可能對其構成威脅。”
“黃巾賊人數眾多,這是黃巾賊的優勢,但同樣也是他的弱點。人多吃的就多,可黃巾賊如今的糧草卻是個大問題。雖然黃巾賊攻破了南陽,可我從逃出南陽的百姓那裡得知,在攻破之際,南陽太守下令焚燬了南陽的存糧,即便黃巾賊及時撲救,也不可能保證糧草充足。”
“可即便黃巾賊糧草不足,僅憑咱們手頭的兩百騎兵也不可能對付得了城外的那些黃巾賊吧。難道師兄準備施行你說過的斬首行動?”
“我又不傻,怎麼可能會讓子義去做那麼危險的事情?我派騎兵出城的目的是騷擾,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燒燒黃巾的糧草。”
“師兄怎麼就那麼肯定城外的黃巾賊缺糧?”
“要確定很容易啊,等到黃巾賊攻城的時候,只要看他們的攻勢急不急就可以判斷。不過就算黃巾賊暫時不缺糧,咱們還是要出城,至少不能讓他們把精力全部放在攻城上。”
“那師兄出城的時候帶上我。”
“帶你做什麼?馬騎的還沒我熟,撤退的時候我還要派人照顧你。你留下來聽荀大哥的指揮。這回出城我就帶子義跟典大,剩下的人都留下來守城。荀大哥,這些人都交給你,他們要是敢不聽你的話,等我回來再收拾他們。”
“劉公子,君子不立危牆,出城襲擾這事交由手下去做就好,你又何必一定要出城?萬一有個好歹……”
“我不放心啊,子義跟典大都是猛將,我擔心他們到時殺得性起,改騷擾為強攻。兩百騎兵無論如何也不是數萬黃巾的對手,一旦被圍,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更何況此時的宛城軍心不穩,一旦打了敗仗,對士氣是很有影響的。我們如今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軍心士氣,而透過正面交鋒實在沒有什麼把握能夠獲勝,也只有兵行險招了。”
賈詡一直待在劉福的身邊,奉行著你不問我就絕不開口的原則。無意中看到了站在外圍的秦頡,心裡稍微猶豫了一下,伸手扯了扯劉福的衣角。得到賈詡提醒的劉福這才看到秦頡,不免有些驚訝的問道:“秦太守,你什麼時候來的?”
秦頡沒有絲毫偷聽被發現的尷尬,聞言問道:“劉賢侄準備出城?”
“啊,對,如今黃巾賊佔據了主動,如果讓他們隨心所欲的準備攻城,那麼我們守城的難度就會加大許多。我想帶人去給那些黃巾賊找點麻煩,不叫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攻城上。如今咱們跟黃巾賊比的就是看誰能夠堅持更久,只要城外的黃巾賊堅持不住,宛城就算是保住了。”劉福需要秦頡的配合,十分有耐心的對秦頡解釋道。
“不知賢侄準備派多少人出城?”
“我打算先帶本部的二百騎兵去探探黃巾的虛實,然後再決定是否需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