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了。
“莫非真是天命所歸?”諸葛亮不由得說出這句話。
這話也正是周瑜此刻心中所想,只不過讓諸葛亮提前說了出來,聞言點頭說道:“的確叫人有種天命所歸的感覺。不過我認為那劉福之所以能夠一直以來順風順水,還是性情使然。孔明你發現沒有,這劉福毫不眷戀權力,該放手時毫不猶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像那出身荊州的龐統龐士元,劉福就對他做到了全力支援。想那龐統平定南蠻之初也是不順,可那劉福不僅沒有催促,反倒對龐統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讓龐統從容佈局數年,最終一舉收復了南蠻,假以時日,南蠻必將不復存在,生活在那裡的人們最終會變得只知大漢而不知南蠻。”
聽周瑜提到了龐統,諸葛亮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不好看。想當年,諸葛亮自問自己學識不輸於龐統,可眼下再看二人的境遇,那簡直就是天差地別。那龐統龐士元的鳳雛之名早已名聞天下,可自己這個臥龍之號,雖說也經常被人提起,但大多數時候卻是被當做反面教材。水鏡先生當初為了抬高自己身價而說出“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話如今也被當做笑談。鳳雛的確了得,可臥龍就有點表現差勁了。
諸葛亮不服龐統,始終認為龐統只是運氣比自己好,如果自己也能得到像西漢皇帝劉福那樣對龐統的支援和信任,自己如今的名聲必定不會輸給龐統。只是這話也就只有周瑜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至交好友相信,諸葛亮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幫著劉備謀奪了荊州這種事好說不好聽,說多了反倒叫人覺得諸葛亮是個小人。
“孔明勿怪,我是無心之言。”周瑜也看到諸葛亮的臉色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