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忽然很想馬上返回荊州,趁著西漢尚未得到荊州之前,為蒯家減少一些損失。
第三百一十二章太平道再起
已經從西漢那裡得到準信的蒯越沒有在長安多待,至於蒯越著急返回荊州想做什麼,劉福也猜到了一二,無非就是趁著西漢沒有拿下荊州之前將手中的土地高價出售給別人。不過劉福沒有告訴蒯越西漢願意接納蒯家的前提條件就是蒯家拿出大量空閒的土地,沒有那些土地,自己之前對蒯家的承諾也不會兌現。福禍本無門,庸人自擾之,你蒯家既然想要佔便宜,那就必須要有被識破後承擔後果的覺悟。
隨著西漢停止了對外興兵,劉備、孫權之流不由暗暗鬆了口氣。不過天下並沒有因為西漢的罷兵而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劉備、孫權之間的明爭暗鬥愈演愈烈,而最吸引天下人目光的,卻是來自青州。
袁譚鹹魚翻身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而他接下來的舉動更是叫人瞠目結舌。打土豪,分田地,所謂的土豪,那就是世家。無論好壞,袁譚治下世家無一例外遭到清洗,世家子弟除了出門在外的,幾乎無一倖免。家產被抄沒,人丁被斬盡殺絕,大量土地分給了貧苦百姓,袁譚雖然失去了世家人心,卻得到了百姓的擁戴。
雖然青州成了周邊諸侯的拒絕往來戶,但青州一地的民生卻恢復的很快。沒有了世家,百姓的日子反倒過得比以前要好過了許多。
不過世家是不會放任青州發展的,袁譚的作為讓世家感到憤怒的同時也感到了恐慌,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家業被泥腿子分光,更不希望錢財沒了的同時還丟掉小命。青州袁譚已經成為世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自西漢收復幽州以後,不是沒有世家向劉福進言,請求西漢出兵消滅青州袁譚,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不過劉福卻對此不置可否。袁譚的作為在世家眼中是大逆不道,但對劉福來說卻是極好的。要不是考慮到自己的名聲來之不易,劉福也想那麼幹。如今有人替自己幹了髒活,劉福巴不得袁譚的地盤可以更大一些。
袁譚控制的地盤越大。將來劉福接受的時候省卻的麻煩就越多。沒有了世家的地盤對劉福來說就相當於一張白紙,可以任由自己揮毫撥墨。
不過西漢有劉福這個強硬的君主在,世家只能向劉福請求,卻難以影響劉福的決定。而孫權、劉備治下就不是那樣的,需要世家支援的二人雖然也想要藉此機會削弱治下世家的實力,但卻不得不接受世家的要求,出兵解決袁譚這個世家中的害群之馬。
但想要解決袁譚並不容易。也不知袁譚從哪裡得到了訓練黃巾力士的方法,孫權、袁尚雖然數次出兵征討。但卻每次都是大敗而回。那些黃巾力士彷彿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一旦上了戰場,身先士卒,悍不畏死,袁尚、孫權的大軍根本就擋不住黃巾力士的衝擊。好在黃巾力士的數量不是很多,自保有餘,進取不足,這才叫袁尚、孫權保住了現有的地盤。
早在袁尚成為袁家家主的同時,袁熙、袁譚這兩個對袁尚威脅最大的人就被逐出了袁家。如今袁熙歸順西漢。拿著侯爵的俸祿在學院內求學,而袁譚這個禍害則等著袁尚去清理門戶。
只是還沒等袁尚想出解決袁譚的妥善辦法,袁譚卻似乎破罐子破摔,在青州穩定不久,竟然宣佈立太平道為國教,而自己也自號太平真人。
這個訊息一發出,頓時引得天下譁然。太平道是什麼?發起黃巾之亂的就是太平道。道教分支眾多。但因為太平道的關係,道教在一段時間內幾乎過得如同過街老鼠。眼下太平道竟然在青州再起,讓人不得不擔心這是太平道死灰復燃。
隨著太平道再次出現,之前青州的舉動似乎也得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當初黃巾之亂時,太平道就是引用吃大戶的方式迅速擴充自己的隊伍,只不過這回幹得更徹底。並且懂得利益均沾。
黃巾之亂時的太平道雖然打著為天下蒼生的旗號,但真正分到百姓手中的好處卻極少。而如今,太平道將世家的土地分給了那些貧苦百姓,即便不為了太平道作戰,那些剛剛得到屬於自己土地的人們也會奮起反抗,擁護太平道,原因無他。沒有了太平道,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也就將失去。
為了大義而犧牲自己的人很偉大,但終究是少數,更多人首先會考慮到的還是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只有失去過才會懂得去珍惜,已經失去過一次土地的人們不願意再失去屬於自己的土地,而想要保住屬於自己的土地,唯有奮起反抗。
如果說青州剛開始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百姓們還持著觀望的態度,但現在,在切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