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3 / 4)

小說:明朝第一國師 作者:青詞

新皇登基以來的,第十四個年頭到了!!~!

第134章 無解的難題

等到會議終於結束,或者說大夥兒的熱情終於消耗的差不多,疲倦佔了上風的時候,丑時已過,眼瞅著就是象徵日夜交替的寅時了。

這還是劉同壽穿越以來,第一次熬通宵呢。這個時代的人都講究早睡早起,夜生活只屬於少數上層人,劉同壽身份雖然不低,但他那個道士身份阻礙了別人跟他用這種方式溝通,所以,他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作息習慣。

但今天卻不一樣,散場之後,他仍然有事要做,而且不止一件。

張孚敬提醒他的那個隱患是其一,還有就是張孚敬沒意識到,但卻很棘手的那個麻煩。隱患已經讓他很頭疼了,那個無解的麻煩更要命,偏偏他還不能搞集思廣益那一套,不過萬幸的是,他好歹還能和人商量一下。

待眾人退出後,劉同壽習慣性的轉過身,往角落裡看去,他如願的找到了黑暗中的那個身影,啞僕靜靜的站在那裡,彷彿從來沒有離開過一樣。

“啞叔,黃齊賢那些人背後的,果然是謝丕麼?”劉同壽彷彿忘了啞僕是個聾子,自言自語似的說著。

但另一邊,啞僕居然點了點頭,然後比了幾個手勢,示意謝丕和黃齊賢見面後的去向。

“顧鼎臣麼?”劉同壽冷笑有聲:“難怪老師說,顧鼎臣只是個書生,玩陰謀都玩不出名堂來,現在看來還真是如此。楊一清、謝遷之後。江南士黨,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聽張孚敬點評解說之前,劉同壽覺得謝丕這招釜底抽薪已經很厲害了,但跟夏言對付張孚敬的招數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孩過家家的把戲。

夏言的招數都是動作看似不大,但牽連極廣,偏偏他都算計周全了,讓對手進退維谷,最後只能硬著頭皮踏進去,搞的遍體鱗傷。還無從喊冤。

這是陽謀,比陰謀什麼的厲害得多,也有效得多。

難怪謝丕的仕途止步於吏部侍郎,而顧鼎臣在內閣其間。也是碌碌無為,先是被夏言,然後被嚴嵩,一直壓得死死的,氣都喘不過來。他不是象後世評價的那樣,性格偏軟不欲爭持,他根本鬥不過那倆老狐狸。

劉同壽也是慶幸,在張孚敬登門之前,夏言的注意力根本沒放在自己身上,若是那個老狐狸出了手。也許自己要中了招才能察覺,別說招架,連跑都來不及。

不過,從現在開始,他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老師帶來了助力的同時,也把夏言的仇恨吸引過來了。

儘管他不是主要目標,但政治鬥爭本來就是從攻打對手的薄弱環節,削弱對手實力開始的,誰能保證夏老頭不會抽冷子給他來一下?

“不用理會他們了。老師既然提都不提此事,想必也是無關痛癢。”劉同壽本來還有後續計劃,可現在看來,他的目標要換一換了,而且他也不能繼續再跟人玩見招拆招的把戲。出動出擊,直擊要害才是王道。

江南士黨眼下正青黃不接。沒有必要太過重視。當然,其中不是沒有能人,給東林黨奠基的徐階就是松江人,只不過現在才是嘉靖十四年而已,嚴嵩尚且還在南京當尚書,徐階還不一定在什麼地方當縣令呢。

反正,眼下是不用擔心這個牛人的。

另一邊,啞僕又是點了點頭,眼中還流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為了保證忠誠,絕聲衛都是聾啞人,但身為指揮使,啞僕比同伴多掌握了一門技能,那就是讀唇術。所以,劉同壽才讓他去盯梢並且刺探情報,以他的本事,黃齊賢和謝丕絲毫也察覺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太后的兩個弟弟被關起來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殺,我要不要去救他們?”

按說劉同壽應該管張太后叫奶奶,但這麼稱呼一個從未見過的人,好像有點奇怪,再說,萬一說慣了嘴,一不小心說漏了怎麼辦?所以,劉同壽只以太后稱之。

那兩個紈絝舅爺救與不救,與他關係不大,據說正德在世的時候,跟這倆舅舅關係也一般,還差點治過他們的罪。最後這倆人的下場,劉同壽是記不住了,但應該也不怎麼樣。

劉同壽知道的就是,張太后是因為這倆傢伙死的,傷心加失落,被種種負面情緒包圍,老太太應該在幾年後就鬱鬱而終了。

張太后在與不在,跟劉同壽似乎同樣關係不大,畢竟從來沒見過,而且她又不是被人害死的,至少不是明面上害死的,談不上拯救不拯救。

不過,太后在不在,關係到他的身份有沒有機會得到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