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飢餓的盛世(出書版) 作者:

述旨信無二,萬言頃刻成。

繕皇祖實錄,記注能盡誠,

以此蒙恩眷,顧命配享行。

及予之蒞政,倚任原非輕,

時時有贊襄,休哉國之楨。

懸車回故里,乞言定後榮,

斯乃不信吾,此念詎宜萌。

臧武仲以防,要君聖所評,

薄懲理固當,以示臣道貞。

後原與配食,遺訓敢或更,

求享彼過昭,仍享吾意精。

斯人而有知,猶應感九京。

在詩注中解釋最後兩句時,乾隆說,張廷玉雖有過,餘仍不加重譴,仍准以大學士銜休致。及其既卒,仍令配享太廟。餘於廷玉曲示保全,使彼泉下有知,當如何銜感乎?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張廷玉雖然犯了錯誤,我仍然沒有嚴厲懲處,仍然准許他以大學士的官銜退休。及至他去世,我仍然令他配享了太廟。我對張廷玉如此優容保全,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道會怎麼感激涕零?

第五章 盛世之巔

一 “以民為本”

除了驅敵拓土之外,平定新疆戰爭的另一個意義是它的標誌性。它標誌著乾隆盛世達到了“全盛”,也就是基本完美無缺的階段。中國歷史上這最後一個盛世,人們通常稱為“康乾盛世”。事實上,康熙和雍正的統治還稱不上完美。直到乾隆新疆戰爭之後,清王朝在各個方面全面實現了對歷史的超越,進入無可挑剔的“全盛”。

雖然對官員嚴酷苛刻,但乾隆對平民百姓卻十分仁慈。這一點與朱元璋非常相似。

乾隆的天性中,有繼承自母親的善良。小時候宮中小動物死亡,他經常會淚流不止。雍正在遺詔中稱乾隆“秉性仁慈”,並非虛譽。雍正甚至因此一度擔心乾隆是否過於仁柔,以至於不能勝任皇帝這個職務。

從小接受的帝王教育,把“重農”“憫農”思想牢牢地刻進了乾隆的腦海裡。雖然生長於深宮之中,他卻對農民生計之艱辛有頗多瞭解。學生時代,他寫過許多首以“愛民”為主題的詩歌。嚴冬之夜,他倚坐在紫禁城暖閣的爐火邊,聽著窗外北風呼嘯,驀然想起城外茅屋裡的窮人會怎麼熬過這個寒夜:“地爐燃炭暖氣徐,俯仰丈室慚溫飽。此時緬想飢寒人,茅屋唏噓愁未了。”

隨父親外出謁陵打獵時,他看到農民正在地裡秋收,揮汗如雨,遂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吾聞四民中,惟農苦莫若。有年穀價低,歉年委溝壑。即今豐稔收,租重主人索。益信為政者,仁民最先著。”

這些詩歌中的拳拳之意,較以寫憫農詩著名的李紳等並不多讓。雖然在學生期間形成的許多政治理念,在後來漫長的政治實踐中被大幅修正,但憫農重農思想,卻始終如一。直到乾隆五十三(1788年)年,年逾古稀的皇帝還親筆臨摹了南宋畫家李迪的《雞雛待飼圖》,然後命刻印多份,發給各地官員,讓他們“勿忘小民嗷嗷待哺之情”。

因為對民生的關切,所以乾隆對水旱災荒特別關注。各地的天氣和收成時時牽繫著乾隆的心。史料表明,乾隆一生多次因為災情而流淚。

有一年,安徽太湖縣受災,災民在野外掘野菜時掘得一種“黑米”,數量甚大,摻在其他糧食中,可以用來充飢。乾隆得知後,命地方官把這種“黑米”呈上一些,自己親口嘗試後,不禁潸然淚下:

挖蕨聊餬口,得米出不意。

……

並呈其米樣,煮食親嘗試。

嗟我民食茲,我食先墜淚。

……

郵寄諸皇子,令皆知此味。

他把這些“黑米”分別寄給幾位皇子,讓他們瞭解民間疾苦。

乾隆多次說,救災是“國家第一要務”,“賑恤一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務”,告誡地方官員“第一應戒諱災之念”。他當政幾十年間,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向來督撫中失察掛誤處分,朕常加寬免。或有諱災之事,朕必重治其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乾隆元年(1736年),他即位不久就因隱匿災情不報,而罷了甘肅巡撫許容的官。乾隆七年(1742年),兩江總督那蘇圖也因彙報災情不實而受到皇帝的嚴厲申飭。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山東德州發生大水。大雨一連下了七晝夜,德州居民扶老攜幼,紛紛攀登城樓,在城牆上生活多日。由於城中乏糧,百姓飢困,哭聲震天。

其時德州城中的最高官員山東督糧道顏希深出差到省城辦事,城中沒有主事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