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
於這位精彩亮相的年輕皇帝,孫傳庭是越來越失望,不明白,登基之初的那個睿智果決的皇帝哪兒去了?
定逆案是第一個讓孫傳庭失望的舉動,牽連太廣了,這違背了基本的常識。在這之後,崇禎做的所有事幾乎都荒腔走板,包括啟用袁崇煥這件事。
在所有這些荒腔走板的事裡頭,尤以剛剛知道的革除塞外諸部撫賞的這件事為最,這太荒唐了。
崇禎真是太奇怪了,孫傳庭不知道這是不是老天爺故意懲罰老朱家。作為皇帝,崇禎的品性那是沒得說,既有雄心,又肯努力。孫傳庭覺得,若僅論雄心和勤勉這兩方面,那或許只有秦始皇可以比擬,但崇禎比秦始皇更出色,因為崇禎不好女色,也不喜奢華。不過,最可惜的是,崇禎沒有秦始皇的本事,一點都沒有。
作為天皇貴冑,年輕的崇禎皇帝自然而然地就學會了鬥心機、耍手段這些所謂的帝王術,但在政務方面,崇禎卻欠缺的實在是太多了。
孫傳庭也明白,為崇禎自小到大的處境,他幾乎沒有受到過這方面的訓練,欠缺自然難免,但問題是,崇禎現在已經是皇帝,而這才是最要命的,現在為崇禎找任何藉口都沒有任何意義。
陳海平對孫傳庭這些天心理變化跟明鏡似的,但他相信,孫傳庭最終會迴歸征途,因為崇禎實在是不值得他付出什麼,孫傳庭早晚還是會不得放棄的。
只是,陳海平想到孫傳庭放棄的這麼快,他覺得崇禎要殺袁崇煥的那會兒才是關鍵。陳海平不僅有些得意,看來他對這位牛人大舅哥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現在他們又以坐在一起,討論時政的變化了,真好。
“你看這事兒將會如何展?”塞外諸部的動向影響太大了,孫傳庭憂心忡忡地問道。
又想起了:人說過地話。陳海平輕輕搖了搖頭。道:“政治這種事兒。實質就是把敵人地人弄得少少地。把我們自己地人弄得多多地。現在崇禎這麼幹。還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孫傳庭微微愣下。這個妹夫就是有這本事。平平常常地一句話就能讓他深思不已。妙啊。孫傳庭越是咂摸。就越是覺得這句話簡直妙不可言。道盡了政治鬥爭地實質。
沉思良久。孫傳庭道:“如果皇太極不從薊鎮三協入關。那這件事地後果暫時就不會有多嚴重。”
沉吟了一下。陳海平問道:“大哥。你似乎不認為皇太極會從這裡入關?”
孫傳庭道:“女真人不比蒙古人。沒有後顧之憂。他們地老巢與關寧軍近在咫尺。而且還有察哈爾部。那可是他們地死對頭。皇太極要是入關。人少了肯定不行。但要是人多了。那關寧軍和東江軍就可前後夾擊。一舉攻克瀋陽。察哈爾部也定會大舉進擊。何況。即便沒有這種狀況。皇太極要是從薊鎮三協入關。先就要越過上千裡地草原荒漠。如果走漏了訊息。那我們就可以逸待勞。先給他一個迎頭痛擊。”
陳海平聽完。輕輕搖了搖頭。
孫傳庭有些詫異地問道:“怎麼,你不同意?”
點了點頭,陳海平道:“如果皇太極從薊鎮三協入關,袁大人得到訊息後他會怎麼做?”頓了頓,繼續道:“我斷定袁大人一定會回師勤王,而不會直搗黃庭。”
孫傳庭自然知道一些原因,但他不明白陳海平為什麼敢如此肯定,他問道:“為什麼?”
陳海平道:“有三個原因我斷定袁大人會回師。先,如果皇太極敢冒奇險從薊鎮三協入關,那他必定會將全部力量都調動起來,做殊死一搏。這種情況毛文龍必定清楚,而以其一貫的為人,打打秋風的事肯做,搏命的事則肯定不做,他對袁大人的命令必定陽奉陰違。而袁大人也必定清楚這個,所以在做決定時,定會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至於察哈爾部,現在的林丹汗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林丹汗了,皇太極一定有辦法對付他。如此一來,以寧錦一方之力,要想攻克瀋陽這等堅城絕非易事,如果久攻不下,拖到皇太極回師,那袁大人一世英名可就全毀了。”
孫傳庭點了點頭,他不得不承認陳海平說的有道理。
第二個原因他知道,如果袁崇煥不回師,而讓京城獨自承受八旗軍的攻掠,那即便袁崇煥打下瀋陽,最後也不會落個好結果。
這是私人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計。
陳海平又道:“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更重要,如果袁大人把瀋陽給打下來,那在關內的女真人必作困獸之鬥,必定無所顧忌,橫衝直撞。到時,天下間誰能阻擋他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