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1 / 4)

小說:亂明天下一根釘 作者:風格1

僅僅二十一歲,周延儒就連中三元,少年得志,披紅掛綵,騎馬遊城,萬人矚目,榮耀至極。按照慣例,周延儒以狀元的身份直接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天啟三年,升為右中允,掌管司經局。不久,又升為少詹事,負責管理南京翰林院。

崇禎即位之後,一心重整朝綱,自然要破格啟用人才,而以周延儒地資歷,當然屬於頭排被啟用的人才之一。

周延儒是最先被啟用地人之一,一入京,他便被崇禎委以禮部右侍郎的高位。

周延儒少年得志,一直都很順,現在他才三十五歲。這樣地經歷,這樣的年紀,周延儒地騰達之心要比一般人更重得多。

來京之後,他受過一次挫折,就是枚卜閣臣的事。原本以為他入閣,那是十拿九穩的事兒,但沒曾想,卻邊都沒摸著,連參加枚卜的機會都沒撈上。

受了挫折,周延儒進取之心更烈,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好好表現,今天,機會終於來了。

在一旁看得真切,周延儒隨著成基命,也出班奏道:“皇上,國家最重無如關門,而關門本為防夷之變,如今看來又要防兵變。前次寧遠鼓譟,不得已餉平息,今錦州又鼓譟,如若各邊地群起效尤,臣恐十倍內帑也不足以平千萬人之心壑。”

周延儒說的是痛心疾,崇禎一聽,不由得頻頻點頭,這才是幹國地忠良!高山流水覓知音,當了一年多的皇帝,崇禎今天終於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覺。

“周賢卿,你以為應當如何?”帶著殷殷期盼,崇禎和顏悅色地問道。

“賢卿”兩字讓周延儒精神大振,跨前兩步,再拜,奏道:“內是皇恩,臣不敢阻止,當此安危存亡之際,以內帑治譁變,也算上策,但頻內終非長治久安之策,還需一個萬全之策。”

此言一出,眾高人無不生出高山仰止之情,高,實在是高!比他媽老高還高,比之王洽,周延儒又高了不是一點半點。同樣是廢話,卻裡面皆光,既贊同了成基命務實的主張,更極大地討得了皇上的歡心,但萬全之策是什麼呢?諸位高人都有瞬間變成了小學生的感覺,無不全神貫注,洗耳恭聽。

崇禎地心情愈加輕鬆,不用掏腰包的治本之策已呼之欲出,他完全相信,周賢卿是絕不會讓他失望地。

“賢卿,何為萬全之策?”這次連姓都省了,崇禎虛心求教。

周延儒頓再拜,道:“臣愚鈍,何敢言萬全之策?只是衷內有思,如鯁在喉,面對聖君,何能閉心!古人羅雀掘鼠而軍心不變,如今各處兵卒動輒鼓譟,臣不敢欺心,以欠餉為是。”

羅雀掘鼠是前朝名將張巡的典故,張巡以不到萬人之眾堅守孤城三月,前後殺敵十餘萬。城中糧絕後,將士以羅雀掘鼠為食。

崇禎立刻就明白了

的意思,是啊,如果袁崇煥能比得上張巡的十分之用整天為欠餉的事煩心。為什麼朝中沒有像張巡這樣地人才,是他的德行不夠嗎?

“正是如此!古人羅雀掘鼠而軍心如鐵,難道今人還不如古人嗎?何況今雖缺餉,又何至於羅雀掘鼠地地步?袁崇煥前稱兵變可息,現在卻又說軍欲鼓譟,求內帑,為什麼會這樣前後矛盾?眾卿以為如何?”

還能以為如何?皇上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遼東再困難,也還遠不至於羅雀掘鼠的地步,可見還是你袁崇煥沒有盡心。眾人都清楚,他們這位皇上心裡只有自己,絲毫不會替旁人著想,否則又怎會聽信周延儒的胡說八道?張巡是迫不得已,但袁崇煥不是,有道是皇帝不差餓兵,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竟還坐在那裡洋洋自得,問他們以為如何。

眾臣各懷心事,盡皆無語。錢龍錫在一旁低著頭,心喪欲死。

崇禎端坐在雕花龍椅上,悠閒地來回巡視眾人,最後目光落在了賞心悅目的周賢卿身上,接著說道:“帶兵打仗地大將、邊帥如果待部下如同父親對待兒子,兵卒就不敢叛,也不忍叛。不敢叛畏其威,不忍叛懷其德,如此又何能有鼓譟之事?”

眾臣再也不敢緘默,紛紛大唱聖德。大學士成基命也不得不跟著唱過之後,再次奏道:“陛下,袁崇煥不及張巡顯而易見,但邊事緊急,還需商議一個對策。”

“眾臣廷議後,交由閣部擬定,退朝。”崇禎不耐煩地說道。

撇下滿朝文武,崇禎回到寢宮,等候廷議結果。

時辰不大,廷議有了結果,將袁崇煥求的百萬內帑改為了六十萬。

“袁崇煥,五年!”

手握硃筆,崇禎思謀良久,最後終於是落下了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