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2 / 4)

上限至少得再飆升三成以上,如此份額顯然不可能被德美等大國接受。而如果和德美等國一樣,在建造新船的同時報廢同等噸位的舊船的話,義大利人又捨不得。他們現在的無畏艦都是在過去的大半年內才剛剛服役的。每一條船都耗費了四五年的功夫和超過250萬英鎊的經費。就此拆解回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4艘從法國人那裡擄來的無畏艦也是一般。且不說科爾貝級的效能較義大利人自己的加富爾伯爵級還要強上一線。光是將它們報廢的這一行徑,就足以讓之前同樣對其抱有渴望的奧匈政府對自己拔刀怒嘯:之前你尋死覓活的把船要回去,現在又眼都不眨的把船給拆了,你tm是在逗我是吧?

面對各方的反應,美國政府隨即與軍方展開了商議,看能否再少保留一些新式戰艦,然而卻遭到了對方的斷然回絕。“我們必須將所有的前無畏艦從合眾國海軍的服役序列中剔除出去。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守著這些垃圾堆在海軍中呆上超過15年的時間;如果我們這麼做了。就將是浪費納稅人金錢和漠視合眾國官兵生命的不可饒恕的犯罪。如果可能的話,2艘南卡羅來納級也必須退役拆解,只有18。5節航速的它們根本跟不上無畏艦的編隊,而大幅拖累編隊速度的後果在海戰中將是致命的潛在危險。”對於前來垂詢自己的政府官員,美國海軍主力艦隊司令羅德曼如是回答道。

“雖然德國人也要求對他們的新式戰艦予以保留,但最大的得利者卻無疑仍是我美利堅。他們是用現役無畏艦的報廢來換得這批艦艇的竣工,而我們卻是透過拆毀大量毫無用處的前無畏來達成了這一目的。更為重要的是,憑藉這份條約,美利堅得以安然度過在崛起的過程中最危險的時刻,避免了佔取先發優勢的強國可能對我們發動預防性戰爭的災難性局面。”

在一片僵持不下的爭吵聲中。美國海軍副部長富蘭克林?羅斯福力主於透過向對方讓步,來換取本國按部就班的海軍建設。雖然他的資歷在與會的美國代表中排名最末。但其見識和思維卻已經顯示出了有別於常人的敏銳之處:“剛剛過去的這場歐洲大戰,從根本上而言正是這種預防性戰爭的結果:德國為了消除日益增加的西線威脅,選擇在殖民地爭端上拒不退讓,最終使得德法之間爆發大戰。而英國為了消滅德國這個在海軍艦隊和世界霸權上的挑戰者,這才對德法之間的緊張局勢不予以任何的調停,反是聯合俄國發表了協約宣告,將戰火從德法之間蔓延到了整個歐洲。因此,我們必須避免成為被預防的物件,而透過這次談判所締結的和約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如果這次海軍協定得到締結,我們就可以放心將海軍規模擴充到德國的80%,順利規避掉這一發展中的最危險時刻。而一旦局勢有變,我們隨時都能廢棄這份條約;憑藉著合眾國的經濟與工業,要想成為世界第一海軍最多也就是十年的時間!”

在小羅斯福的竭力勸說下,以威爾遜為首的美國高層漸漸認可了他的想法。而在具體實施當中,美國政府卻又是做出了相應的變化:面對主導歐洲的德國,他們的態度驟轉溫和,表示一切都好商量;而對於那個西太平洋上的島國,美國則是強硬依舊,堅稱日本要求得到美國70%主力艦比例、並新開工3艘主力艦是根本不可接受事情。美國政府毫不掩飾自己的蔑視之意地聲稱,以日本的經濟工業實力,其主力艦噸位能排在奧匈和義大利之上,就已經是自己極其顧及“亞洲民眾感情”所提出的建議了。

為了維護今後的利益,清英在這場美日之間的角逐當中無疑站到了日本一方去:當前的日本獲得美國七成主力艦噸位著實有些困難,但如歷史上一般的份額卻還是有可爭取的空間。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日本最終得到了27。5萬噸的主力艦噸位,達到了美國45萬噸的60%。考慮到美國必須將艦隊分派到兩洋,這對於日本而言也算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份額。

隨著這一比例的敲定,爭吵了數日的各國主力艦噸位也由此迎來了突破點。德國海軍可保留的主力艦噸位被確定為55萬噸,位居各國之首。提爾皮茨所追求的普魯士海權,終於在他登上德國中樞舞臺的二十年後得到了徹底的實現。此外,4艘建造代號分別為h…40至h…43的新式主力艦也免於被拆解的命運,它們將和8艘國王級一道,共同鑄成戰後德國海軍戰列艦隊的絕對中堅。

雖然美國海軍的當前陣容僅位列世界第三,無畏艦噸位尚不及德國一半,但憑藉著其無與倫比的工業實力和先發奪人的造艦發令,仍然是45萬噸的規模毫無懸念的排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而美國於1914年開工的科羅拉多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