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3 / 4)

第15天后,集結80萬大軍向東普魯士發動攻擊,這讓霞飛心中大悅。

然而,這不過是俄國人的一廂情願罷了。因為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的軍隊都全然不具備其所預想當中進攻威力。

派出一支大軍在敵國境內打一場現代化的戰爭,是一件充滿複雜而又萬分危險的舉動,必須做好一番嘔心瀝血的精確組織和制定行而有效的作戰計劃。而俄國人的組織混亂和粗獷疏漏早已在歷次的戰爭中臭名昭著:為在赤道地區因酷烈炎熱和煤粉飄揚而苦不堪言的艦隊官兵運送冬裝,為在滿洲前線亟需炮彈的陸軍部隊補充神像,這都是俄國後勤部門幹出的好事。經過沙俄政體對這個國家這麼多年的荼毒箍銬,俄國的軍官團英武明睿這些字眼沾不上任何關係:大量不學無術、溜鬚鑽營的人靠著賄賂和靠山一路高升,身居顯赫,而真正富有抱負才學的英秀俊彥卻是鳳毛麟角,且幾乎無法進入最高層。俄國軍官們的一項殫精竭慮的作業便是鬥紙牌。日俄戰爭之後,儘管俄國在清除軍隊積弊之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一連免去了三百四十餘名將官的職務,然而無奈俄國的政體還是那個政體:罷免了一批屍位素餐的軍官之後,還會有另一批粉墨登場,前赴後繼,清之不絕。

在戰術理念上,俄軍和裝備了大量技術兵器的德軍,更是有半個世紀之差的雲泥之別。造成這一情形,俄國陸軍大臣蘇克霍姆利諾夫將軍無疑是功不可沒。1877年的俄土戰爭中,蘇克霍姆利諾夫是一位年輕驍勇的騎兵軍官,榮膺聖喬治十字勳章,所以他深信不疑,在那場戰爭中所學到的東西都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他曾出席過一次參謀學院教官的集會,會上居然有人對諸如重炮壓制、機槍掩護等“新花樣”有興趣,而不是對馬刀、旗杆矛和白刃戰鍾情,他當即對其訓斥了一通。他毫不在意地說道,他聽不得“現代戰爭”這個詞:“過去的戰爭是這樣,現在的戰爭還是這樣。這些個玩意兒都不過是邪門歪道的奇技淫巧,就拿我來說,我二十五年前就沒有看過一本軍事手冊。”期年以後,他又把參謀學院的五名教官解職,因為他們都在宣揚什麼“射擊的組織與實施”的異端邪說。

由於蘇克霍姆利諾夫頑固地死抱住那套陳腐過時的白刃戰經驗不放,並一口咬定俄國在滿洲的失敗是因為司令官的錯誤,而不是由於訓練、準備和供應方面的不足;在這位堅信刺刀勝過槍炮彈的陸軍大臣從1907年就開始的領導下,俄國陸軍的備戰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俄國陸軍根本不肯花費力氣去興建工廠,生產大炮、步槍和彈藥;當英法德奧等列強都苦於陸軍經費不足、難以為自己的軍隊添置更多的傢伙什的時候,蘇克霍姆利諾夫卻是連俄國政府專供軍火生產的撥款都沒有用完。

到1913年開戰之時,俄國平均每門大炮所擁有的彈藥量只攤到了可憐的六百發,而歐洲另外四大列強的每門大炮則是兩千到三千發。在炮兵火力上,俄軍雖然不像法軍那樣對重炮棄若敝帚,但與德軍相比仍舊居於絕對劣勢:俄國的一個步兵師只有六個野戰炮兵連,而德國的步兵師卻有十二個野戰炮兵連和兩個重炮連。整個俄國陸軍只有五十個重炮連的編制,而德國卻有四百三十個。而在機槍數量上,完全沒有意識到機槍作用的俄國陸軍,和德國陸軍中每個步兵營中都有一個重機槍排的火力配置更是有著天壤之別。戰爭主要取決於雙方火力的較量,而蘇克霍姆利諾夫對於這一類的告誡向來都是嗤之以鼻。

除了武器裝備的劣勢之外,俄國陸軍在高層人事上也滿是罅隙裂痕。戰爭爆發之後,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被任命為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身材高大,面容英挺,長年擔任近衛軍司令的職務,是俄國軍中少有的具有相當才華的改革派宿將,深受士兵和軍官的愛戴。然而蘇克霍姆利諾夫和沙皇本人都對尼古拉大公極為反感。前者是因為大公英俊幹練、光輝豁達的形象和他的矮胖無能、詭計多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心中妒恨交織;後者則是由於大公對屢次用“神術”治癒皇太子阿列克謝的“聖徒”拉斯普京的鄙視和冒犯,以及他在軍隊中的極高威望甚至壓倒了沙皇本人,容不得沙皇不為之反感忌憚。皇帝和陸軍大臣都對總司令心懷憎恨,冷眼旁觀,多方掣肘,時刻準備將其搞下臺去取而代之。俄國陸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迎來了歐洲大戰的爆發。

ps:感謝書友二月三十戒書和火山風林原創的月票支援~~~

第341章珠聯璧合

5月15日,就在德法兩軍於阿登叢林大打出手的時候,俄軍一個騎兵師也拔掉了東普魯士邊境上的木樁國界,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