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一仗打的好,打的太妙了,僅憑二百騎就殺的益州軍鬼哭狼嚎,如今有劍閣險關相助,你們以為劉循有多少把握,能把劍閣從我們手中搶了去?”
龐統說到這裡,放聲笑了起來,“我們現在就是一鍋煮沸的湯,聞著香,但燙嘴,一個不小心,就會燙出滿嘴的泡來。劉循現在最怕的其實不兩關被我們霸佔著,他是怕一旦逼急了,我們投降馬超了,那樣一來,益州恐怕永無寧日了。”
眾人恍然,同時暗道慚愧,整日就知道打打殺殺的,其眼光與分析形勢的本領和主簿大人相比,實在差了十萬八千里了,他們還在忙著整軍備戰的時候,卻沒有想到,眼前看起來強大無敵的敵人,盡然很是害怕他們,根本就不敢進攻。
這時,劉封起身說道:“我去會一會劉循。”
………………
第一百四十章
兩人兩騎大搖大擺的出了劍閣南面關門,朝漢德城方向趕去。
戰馬不算光鮮,體形偏瘦、個頭偏矮,馬身上雜七八拉的掛滿了東西,再加上馬背上那人沉重的身軀,這匹可憐的馬好像隨時都有被壓垮的可能,令人不忍再看第二眼。馬背上的騎士也很普通,一件很舊的皮甲,裂了幾道痕,胸前交叉捆綁了幾根長布條,用來連線身後那個裹滿破布的長形東西,從布條的長度來看,破布緊裹的可能是把劍,但多半的人看一眼便不會再看了,騎士破敗陳舊的衣著,配上一雙沾滿泥土的戰靴,明顯就是一個打了很多年仗的“老卒”,一個普通的“老卒”還能用上什麼好劍?
“老卒”不一定要很老,社稷動盪,戰亂頻繁,許多剛剛成年或者還未成年的孩子就混入了行伍,只為了能吃上一口飽飯,打仗可能會死,但不打仗肯定會餓死,兩相比較取其輕,他們當然更願意混進軍伍之中,五六年後,死的固然是死了,但活下來的也不在少數,連番的血戰,無盡的死亡讓這些年紀輕輕的童子軍迅速的成熟了起來,彪悍的武技,敏捷的身手,讓他們也被稱之為“老卒”。
馬上騎士顯然就屬於這個型別,年輕的俊朗的面龐帶著一絲疲憊和蒼桑,下額上已有一些須樁,憑添了一絲穩重,高聳的鼻樑,斜插入鬢的劍眉。配合著兩道凌厲地眼神,倒是英俊之中飽含著威武。
縱馬輕馳,年輕的騎士不時的與後面一人交談著,兩人間或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對於埋伏在四側的敵軍,看也不看一眼,那種身處險境卻怡然自得的神情。足已令人讚歎。而後面的騎士與前面那人截然不同,他看起來要高大很多,魁梧地身軀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堆在馬背上,面帶兇悍,讓人望而生畏,粗糙黝黑的皮扶實在難以看出他的年齡,而令人嘖嘖驚歎的是,這座小山騎乘在馬背上。戰馬並沒有什麼異常之色。小跑起來輕若無物,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前面一人自然是劉封,這次前往漢德城,他並沒有讓左屯長韓風陪護,而是選定了他的親衛曲右屯長阿多吉相隨,並不是阿多吉的武藝高過韓風,而是龐統在他們出發之前,悄悄的拉著他說了一番話。
龐統對他說道:“大軍人員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複雜,各部的統軍校尉雖然尚能齊心協力。但下面地軍侯、屯長已經開始因為爭奪戰功等事情產生了矛盾。這是一個很不好地現象,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會極大的影響大軍的戰力,雖然每次大軍出征之前都會打散編制重新調派,但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中郎將大人壞了規矩。”
龐統又嘆息了一聲道“軍紀軍律向來極為嚴格,士卒之所以會慢慢的散漫下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統軍將領本身出了問題。我之所以嚴厲懲處魏延,便是這個道理。”
劉封被龐統的話嚇了一跳。忙不迭的辯解道:“先生開玩笑吧!封雖不才,但自問一切都按軍律行事,每戰之前便置臨時督軍一人,記載將士功過,以便戰後論功行賞!我這樣子也壞了規矩?”
龐統看他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頓感欣慰,劉封年紀輕輕,居高位而不驕,聽勸諫而不惱,將來必有所成,便耐心勸誡道:“伯威論功行賞是不錯,但殊不知所謂功績大小也是有分工之別的。斬將殺敵之人與牽制誘敵之人相差甚大,何來公平?大軍每有攻艱重任,不是叔義的左部、便是仲邈地右部,向來置雷虎地中部於不顧,伯威可曾想過,長此以往,中部的將士會不會有怨言?而且伯威對子羽、文長似乎格外的喜歡,每有大事便親帶二人前往,子羽是你的親衛屯長倒還說的過去,文長乃左部軍司馬,按職乃助叔義統掌左部,這樣隨意調派,其他人會如何看?話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