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問徐陽來幹啥的。
徐陽苦笑了一下,答:“聞君高語,故來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擦,我是來接媳婦的,能不刁難了嘛。
門裡面笑的更大聲了,姑嫂門一通笑道:“君等貴客,久立門庭。更須審問,可惜時光?”劉七急忙對徐陽道,這些姑嫂是在問徐陽覺得她們羅不羅嗦。
徐陽急忙翻了翻紙條,找到一個回覆,答道:“並是國中窈窕,明解書章。有疑即問,怎惜時光?”意思就是你們全是美女兼才女,問我們問題是給面子,我們怎麼會嫌你們囉嗦呢,哈哈。
聽著徐陽嘴巴怪甜會說話,姑嫂們終於開恩:“吟詩一首,便讓君入了”
徐陽急忙把準備好的請婚詩唸了出來“柏是南山柏,將來做門額。門額長時在,女是暫來客。”
詩一吟完,院子的大門果然呼啦一下開啟了,徐陽真準備滿心歡喜的邁步朝裡走,卻被程處默一把扯住,往旁邊一推,看看躲過迎面劈來的一個大棍子。
這是要幹啥?謀殺親夫?徐陽有點蒙圈。
就只見院門衝出來一群手持棍棒的彪漢娘子們,一邊嘻嘻哈哈一邊見人就打,尤其認準了徐陽這個滿身紅袍的新郎官,主事的一箇中年婦人還邊打邊道:“女婿是婦家狗,打殺無問!”
做人家女婿的徐陽只能躲閃告饒,不能生氣,更不能還手,這些都是禮儀官教的。旁邊原本有幾十名護衛大漢,現在都鼓掌起鬨狂笑,這時候徐陽才分清楚親兄弟,只見劉七,張二保護著自己不挨棍子,程處默和尉遲寶林兩個儐相正在被其他的婦人敲打,而李德謇和李崇義兩人早已經加入鬨笑的大軍。
玩了好一大會,姑嫂門都打累了,大家也都笑夠了,那名中年婦女就端著一杯酒就給徐陽灌酒,口中唸唸有詞:“就是蒲桃酒,將來上使君,幸垂與飲卻,延得萬年春。”
在大門口折騰夠了,放一行人進院,到了中門前,眼前一個人造堆關,文兒站在一旁,這又要吟詩,掏出準備好的詩“團金作門扇,磨玉作門環,掣卻金鉤鎖,拔卻紫檀關。”文兒這丫鬟才開鎖放行。
到了正堂前,還有一鎖。畫兒站在門口,等著徐陽吟詩。徐陽只好再念一首:“唐門策四方,裡有五合床。屏風十二扇,錦被畫文章。鑰開如意鎖,簾籠玉葵妝。好言報姑嫂,啟戶許檀郎。”唸完詩,畫兒才滿意的點頭開鎖。
真是不容易啊,過五關斬六將吟七詩念八咒,終於上了樓,站在閣樓上的門外,徐陽開啟小紙條,念起了那首著名的《催妝詩》。
“今宵織女降人間,對鏡勻妝計己□。自有夭桃花菡□,不須脂粉汙容顏。
兩心他自早心知,一過遮闌故作遲。更轉只愁奔月兔,情來不要畫娥眉。”
總是一句話:天色不早啦,美女你裝修的差不多就行啦,咱們還有正事呢,趕緊出來吧。這詩句唸了兩遍,樓下的那些漢子們就開始大聲吶喊鼓譟助威。
“新婦子,催出來!新婦子,催出來!新婦子,催出來!新婦子,催出來!。。。。。。。”一遍又一遍,吵吵鬧鬧,好不歡樂。
這時,劉夢璃閨房的門被輕輕推開,馨兒服侍著,只見女主人頭上戴著一塊粉色方巾,又叫‘蔽膝’,也就是後世的紅蓋頭,緩步下了閣樓。
(感謝松樹尖子的打賞!拜謝!)
第六十二章遁入紅塵
看著新娘子下樓,氣氛一時間達到頂點,幾十個漢子鬨笑著,口中說著些葷話,引得在一旁攙扶著劉夢璃的馨兒也是臉頰微紅。
徐陽被劉七張二帶著路,後面跟隨者馨兒和新娘子,這就是要去正堂行‘奠雁禮’了,說到這奠雁禮,這就是唐朝結婚親迎禮中的核心部分了。
奠雁,顧名思義,就是要夫妻雙方如同大雁一般,雙宿雙棲,此生不離,奠雁禮完成之後,夫妻之實就算是著落了。
眾人進了大廳,劉棟良和劉老太爺坐在高堂上喝著茶,廳中有一帳幕,只見劉七抱著一隻大雁隔著行障就扔了過去,帳幕這邊早已準備好的女眷們眼疾手快的接住大雁,抖開一副紅羅裹住,再用五色絲錦纏住雁嘴,不讓它呱呱亂叫,等會兒婚禮結束,這隻大雁就要被放生。
扔完了雁,這邊就是要拜堂成親了,只見劉夢璃一身羅素綠袍,粉底蓋頭,看起來猶如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而徐陽則是身穿大紅袍,唐朝婚禮,男穿紅,女穿綠十分的流行,這也是‘紅男綠女’一詞的由來。
袁天罡今天不知抽什麼瘋,不好好在山上研究化學,非要下山主持徐陽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