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儀慢慢飄浮到水滴前,把一隻手放到它的表面上。他只能戴著手套觸控它,以防被絕對零度的鏡面凍傷。接著,三位軍官也都開始觸控水滴了。
“看上去太脆弱了,真怕把它碰壞了。”西子小聲說。
“感覺不到一點兒磨擦力,”中校驚奇地說,“這表面太光滑了。”
“能光滑到什麼程度呢?”丁儀問。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西子從航天服的口袋中拿出了一個圓筒狀的儀器,那是一架顯微鏡。她用鏡頭接觸水漓的表面,從儀器所帶的一個小顯示屏上。可以看到放大後的表面影象。螢幕上所顯示的,仍然是光滑的鏡面。
“放大倍數是多少?”丁儀問。
“一百倍。”西子指指顯微鏡顯示屏一角的一個數字,同時把放大倍數調到一千倍。
放大後的表面還是光滑的鏡面。
“你這東西壞了吧?”中校說。
西子把顯微鏡從水滴上拿起來,放到自己航天服的面罩上,其他三人湊過來看顯示屏,看到了被放大一千倍的面罩表面,那肉服看上去與水滴一樣光潔的面,在螢幕上變得像亂石灘一樣粗糙。西子又把顯微鏡重新安放在水滴表面,顯示屏上再次出現了光滑的鏡面,與周圍沒有放大的表面無異。
“把倍數再調大十倍。”丁儀說。
這超出了光學放大的能力,西子進行了一連串的操作,把顯微鏡由光學模式切換到電子隧道顯微模式,現在放大倍數是一萬倍。
放大後的表面仍是光滑鏡面。而人類技術所能加工的最光滑的表面,只放大上千倍後其粗糙就暴露無遺,正像格利弗眼中的巨人美女的臉。
“調到十萬倍。”中校說。
他們看到的仍是光滑鏡面。
“一百萬倍。”
光滑鏡面。
“一千萬倍!”
在這個放大倍數下,已經可以看到大分子了,但螢幕上顯示的仍是光滑鏡面,看不到一點兒粗糙的跡象,其光潔度與周圍沒有被放大的表面沒什麼區別。
“再把倍數調大些!”
西子搖搖頭,這已經是電子顯微鏡所能達到的極值了。
兩個多世紀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奧德賽》中描述了一個外星超級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邊,其長度比例是1:3:9,以後,不管用什麼更精確的方式測量,窮盡了地球上測量技術的最高精度,方碑三邊的比例仍是精確的1:3:9,沒有任何誤差。
克拉克寫道:那個文明以這種方式,狂妄地顯示了自己的力量,現在,人類正面對著一種更狂妄的力量顯示。
“真有絕對光滑的表面?”西子驚歎道。
“有,”丁儀說,“中子星的表面就幾乎絕對光滑(1)”
“但這東西的質量是正常的。(2)”
① 中子星的原子都被壓在一起,排列很整齊。
②中子星物質的比重相當於水的10 的14 次方倍丁儀想了一會兒,向周圍看看說:“聯絡一下飛船的電腦吧,確定一下捕獲時機械手的夾具夾在什麼位置。”
這事情由艦隊的監控人員做了,“螳螂”號的電腦發出了幾束極細的紅色鐳射束,在水滴的表面標示出鋼爪夾具的接觸位置。西子用顯微鏡觀察其中一處的表面,在一千萬倍的放大倍率下,看到的仍是光潔無瑕的鏡面。
“接觸面的壓強有多大?”中校問,很快得到了艦隊的回答:約每平方厘米二百公斤。
光清的表面最易被劃傷,而水滴被金屬夾具強力接觸的表面沒有留下任何劃痕。
丁儀飄離開去,到艙內尋找著什麼,回來時手裡拿著一把地質錘,可能是有人在艙內檢測岩石樣品時丟下的,其他人來不及制止,他就用力把地質錘砸到鏡面上,他只聽到叮的一聲,清脆而悠揚,像砸在玉石構成的大地上,這聲音是透過他的身體傳來的,由於是真空環境,其他三人聽不到。丁儀接著用錘柄的一端指示出被砸的位置,西子立刻用顯微鏡觀察那一點。
一千萬的放大倍數下,仍是絕對光滑的鏡面。
丁儀頹然地把地質錘扔掉,不再看水滴,低頭深思著,三名軍官的目光,還有艦隊百萬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只能猜了。”丁儀抬頭說,“這東西的分子,像儀仗隊那樣整齊地排列著,同時相互固結,知道這種同結有多牢固嗎?分子像被釘子釘死一般,自身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