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1 / 4)

小說:重生1881之崛起 作者:片片

1883年早些時候,大清朝定遠、鎮遠兩艦先後下水試航。

定遠在波羅的海進行的試航開始比較順利。但在7月19日,1門305毫米主炮在射擊時發生了爆炸事故。早已為失去這兩艘鐵甲艦定貨而眼紅的英國造船界抓住這個機會在報紙上大肆攻擊德國火炮和軍艦的建造質量。

7月24日的《泰晤士報》報寫道,“在爆炸發生後艦上大量的採光天窗和舷窗玻璃被震碎,飛橋上一條粗大的鐵欄杆也脫落下來,一座煙囪被劈開,甲板上遍佈從煤艙飛散出來的煤塊。”

文章最後語帶譏諷:“靠著這樣的大炮,如何面對法國人或其他敵人,倒是很值得中國人去思考。”被激怒的德國新聞界也在報紙上回擊說,類似事故在英國軍艦上也並不少見。由此引發兩國輿論間一場不大不小的口水戰。

兩艦的滯留和英德的口水戰引起了清廷的警覺,朝廷內外風言兩艦質量大有可疑,李鳳苞在訂購鐵甲艦的交易中損公肥私,侵吞數十萬兩。

清廷派許景澄接替李鳳苞為出使法、德、意、荷、奧五國欽差大臣。他剛到歐洲,便接到國內電旨,要求其詳細勘驗鐵甲艦工料,如不堅固,據實參奏。

若兩艦回國後與所驗不符,惟他是問。許景澄立即前往基爾港,在協同管駕劉步蟾等的陪同和指點下,勘驗工作進行順利,“兩艦甲厚炮巨,定製頗為妥善”,一切都符合合同。

原計劃,定遠於1884年啟程赴華。就在這時,法國對華戰爭開始,法國人揚言要在公海截奪兩艦,李鴻章不敢讓其回國。德國當局也以保持中立為由,於密令將兩艦滯留在基爾港。

就在中法間的爭鬥已經被完全激化起來的時候,沉寂了一年多時間的羅凱終於不甘沉寂。

自南臺海和倭國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1884年,也是羅凱穿越到臺海島的第三年。

如今的南臺海已經大變模樣。數以千計的工廠拔地而起,數以萬計的礦工下到地底深處,數以百萬計就業崗位養活了數以千萬計的人。

雖然真正發生大變化的僅僅是沿海的發達城區,但即使是這樣也足以令羅凱滿意了。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歷史的耐人尋味之處就是它的微妙與複雜。1884年,蝴蝶的翅膀煽動起來,歷史終於開始大幅度的偏離它原本的軌道……

在羅凱的大力推動下,1884年1月,一支由九艘戰艦和若干補給艦組成的德國艦隊自基爾港出發,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臺海島,這支艦隊剛一啟航就幾乎吸引了世界所有大國的目光。

九艘戰艦,卻是足以覆滅掉整支倭國海軍。

德意志海軍主力艦腓特烈號和巴登號,兩艘薩克森改進型中央裝甲堡鐵甲艦。這種擁有"水泥廠"綽號排水量7400噸,長98米,寬18米鐵甲艦的強大毋庸置疑。

薩克森級擁有厚重的裝甲防護,它的裝甲帶外層是一層127mm-254mm的鐵甲,內襯一層200mm-288mm的柚木,十分堅固而又不乏韌性。它的防水隔艙外層裝甲203mm;內層裝甲152mm。甲板裝甲為50mm-70mm。炮塔裝甲同樣為雙層。外層為254mm鐵甲,內襯228mm柚木層。司令塔裝甲為140mm。

德國設計建造的薩克森級裝甲戰列艦,是當世最大、最新的鐵甲艦之一。

同樣是薩克森改進型中央裝甲堡式鐵甲艦,但卻更勝特烈號和巴登號一籌,被李鴻章命名為定遠,英文名稱TingYuen和被李鴻章命名為鎮遠,英文名稱ChenYuen的兩艘鋼面鐵甲赫然也在這支艦隊之中。

兩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排水量7335噸,航速14。5節,是遠東各國中最威武雄壯的戰艦,其的設計及技術均為當世最先進的。

定遠級的裝甲佈置類似英弗來息白的設計,厚達12英寸的裝甲成碉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護機械、主炮及彈藥庫,而非分散在水線之上。其噸位亦是遠東第一,號稱遠東第一艦。

兩艘總價值340萬兩白銀的戰艦在基爾港祭天儀式完畢之後,即在德方人員管駕,劉步蟾等中方人員協助下駛向東方。值得一提的是兩艦之上,共有一百多名到西方取經的大清水手和技術人員

訂購鐵甲艦船的駐德使館二等參贊徐建寅的一句話最能顯示兩艦之威武——現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