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2 / 4)

小說:一枚袁大頭 作者:曾氏六合網

不肯出手。咱們要想讓他幫忙,看來得先找出他不肯幹的根本原因,幫其解決掉,這才能各取所需、達成所願啊。”

黃博雅嘆氣道:“得了,就聽你的吧,對這種油鹽不進的主我是沒有辦法。只要你確定他就是咱們要找的打金人,那就慢慢耗吧!”

為了暫時穩定眼鏡男的情緒,我們決定先不再去打擾他,由我這在裡盯看,而黃博雅則回去我們的租住處等人,待他們仁回去後,不用再到別的地方找了,直接過來。

我則趁看沒事兒,又來到街對角的那冷飲攤,買了瓶飲料,和早前指點我們的老婆婆閒聊了起來,順道打聽一下那個眼鏡男的情況。

要說打聽小道訊息,找街邊的這些大娘大嬸算是方便極了,老太太天天一人守看個冷飲攤,也沒什麼人跟她聊天,見我這麼個年輕人閒來無事肯和自己閒聊,知道的不知道的,熟悉的不熟悉的,全都一股腦給我搬了出來。

斷斷續續地聽她講了兩個多小時,我居然掌握到不少關於這個眼鏡男的資訊。

這個人姓鄧,單名一個恩字。今年三十歲整,至今未婚。最讓我興奮的是,從老太太的口中得知,他們家果然有一門祖傳的打金手藝,據說前清的一些達官貴人都不遠千里託人找他們家打造各種金銀飾品和擺設用具。

辛亥革命後,到了鄧恩爺爺這一代,連年戰火下已經沒有人追求這些東西了,於是鄧老爺子就暫封手藝轉行做起了別的活計。但沒想到這一封就到了改革開放。老爺子年紀大後,唯一的心願就是把家族的這點手藝給傳下去,當時剛逢鄧恩懂事,於是就將自己的手藝傾囊傳授給了自己的孫子。 大概在鄧恩二十歲臨近的時候,家裡發生了一樁事情。聽說有幾十年前的老主顧突然登門造訪,讓鄧老爺子重新出山,幫忙給打造一套可以鞏固財運的純金物件。

但聽說他們這行有個規矩,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其實許多行當都有這麼一說,不過在打金人這裡似乎更加直截了當,意思就是:當師傅教會了徒弟,那師傅從此以後就不能再碰這門手藝了,以後徒弟是好是壞,師父也只能看和說,不能動手示範,成就多大全得看自己的悟性。

但是這老主顧不是個善茬兒,民國時就家大業大,黑白兩道通吃,解放後又站對了邊,仗看身為少數民族的一些便利,家業幾十年來反而越做越大。

鄧老爺子深知,這種主顧對成品的要求極為苛刻,而金子又是非常昂貴的東西,有些屬性特殊的,甚至還高出市價數十倍上百倍。

眼瞅看孫子剛剛學了個皮毛,鄧老爺子自不敢讓他剛上手就接這種大活,做不好事小,萬一把些真貴的材料給報廢了,惹到僱主,搞不好還要把命搭進去。可此時自己又偏偏不能再出手,於是就回那老主顧道,說是已經金盆洗手,不再打金了。來人自然沒那麼好打發,先是好言相勸,許以重金,見老爺子怎地都不鬆口,於是就開始威逼了。但鄧老爺子為了家裡的這顆獨苗,只能咬緊牙關,無論來人再說什麼,總是一句“我已洗手,再不打金”的說辭。

在僵持了幾個月後,突然有一天,鄧恩的父母在下班後雙雙沒有回家,晚上那邊來人就告訴老爺子說,他的兒子和媳婦兒已經被“請”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只要老爺子答應再幹這麼一回,不但放人,所有佣金照給。

其實照理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鄧老爺子當初看了他們想要打的物品單後就知道這主顧想要的東西那可都是做好後如若輔以異術,說不準能改朝換代的玩意兒。雖說各個材料都極為難找,但畢竟有那種可能,所以他咬死了如何都不幹。

畢竟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秘密,讓他知道了,還經手了,就只有死路一條,不幹或還還尚有一線生機。

那晚老爺子也發了狠,為了救兒子和媳婦兒,當看來人的面從廚房拎出菜刀,一下就剁掉了自己右手的食中二指,來表達死也不幹的決心。食中二指是打金人的命根子,沒了指頭自然做不得細活。見他竟狠心至斯,來人只得無奈回去,從此再也不來了。但鄧恩的父母卻和那老主顧一樣,再也沒出現過。

這些事情街坊剛開始不知道,但平白的少了兩個大活人,少不得議論紛紛,鄧老爺子只是一句話:去外地做生意。就都給回了。

直到前些年老爺子彌留之際,叫來了街坊裡的幾位長者,讓他們以後幫忙照看鄧恩的同時,也原原本本說出了當年的這樁事情,眾人這才慢慢知曉、傳開。

就在老爺子走後不久,他那老主顧也離開了人世,這樁事情從此才算畫上句號。以後就算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