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求教,文學造詣日深,終於成為北宋文學界和書畫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譽。
對花不應該只是歎賞,親吻,要手裡拿起鍬鏟、剪刀、噴壺,還要準備巴黎綠(一種殺蟲劑)。
——馬卡連柯
驕傲自滿情緒是早熟兒童的大敵。一驕傲,多麼天才的兒童也要毀掉。
——詹姆斯·穆勒
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約翰·保羅
“急性判官”的故事——林則徐的父親講故事教子
林則徐(1785…1850)的父親林賓日是個教書先生。他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經常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講些有趣的故事。
林則徐小時候機靈聰明,但性子很急,辦事毛毛糙糙,經常出些差錯。林賓日認為,“從小看大,三歲知老。”小孩子這樣下去養成習慣,將來辦事要出大錯的。一天,他把林則徐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由於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別嚴。一天,有兩個人拉來一個年輕人,要判官嚴懲。他們說:“這個年輕人是個不孝之子,他不僅罵他娘,還動手打她。我們把他捆了起來,可他還是不停地罵,我們就用東西把他的嘴堵住了。像他這樣不孝的後生可恨不可恨?”判官一聽,被捆的人是個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這個年輕人想開口申辯,可是嘴被堵著,有話沒法說,只好捱了一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會兒,有個老太婆拄著柺杖急匆匆走進來,邊哭邊焦急地說:“請大人救救我們,剛才有兩個盜賊溜進我家後院,想偷我的牛。我兒子捉住他們,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我兒子捆走,不知弄到何處去了。求大人幫忙,趕緊替我找找兒子。我就這麼一個孝順兒子……”判官一聽,心裡暗想:莫非惡人先告狀,我剛才打的就是她的兒子?他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人找來,但他們已溜走了。這時,被打昏過去的年輕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就驚叫了一聲,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聰明的林則徐知道父親的這個故事是針對他的毛病講的,便說:“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林賓日說:“我看到你性子急躁,很為你將來擔憂。透過這個故事,希望你改正自己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記在林則徐的心裡。直到幾十年後,他做了湖廣總督仍不忘父親講過的故事。為了時時警惕自己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的毛病,他專門做了一個“制怒”的橫匾,掛在自己的書房,時刻提醒著自己。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達爾文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遷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願學蜜蜂還是當蚯蚓——羅帥教育女兒的故事
羅榮桓(1902…1963)的女兒羅北捷,小時候有點嬌生慣養,不愛動腦筋,怕吃苦。女兒喜歡和爸爸在一起,但羅帥因忙於公務,難得應女兒之願。
一天,禮堂放電影,正好這一天晚上羅帥有點時間,便帶女兒北捷步入禮堂。
這天晚上放的加演片是個動畫片《蚯蚓和蜜蜂》,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羅北捷。
故事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蚯蚓和蜜蜂長得差不多,身子都是圓滾滾的。後來,蚯蚓整天躺在大樹底下吃花呀、果呀,吃飽了就到處玩。可蜜蜂呢,想到冬天果子少,就每天爬上村採花釀蜜。漸漸地,蜜蜂身上長出了兩個翅膀,飛來飛去採蜜,比爬樹快多了。冬天,蜜蜂帶著釀好的蜜去找蚯蚓,蚯蚓不見了。原來蚯蚓整天吃了玩,腿也退化了,冬天找不到東西吃,它看見勤勞的蜜蜂飛來了,很羞愧,便一頭鑽到地底下,決心幫助果樹鬆土,改正自己的缺點。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圓滾滾的蚯蚓就變成了今天這種又細又長的樣子,也受到了農民的讚揚。
看完動畫片,父親問北捷:“你願意學蜜蜂,還是當蚯蚓?”
“當然學小蜜蜂了。”北捷毫不猶豫地說。
羅帥親切地看著女兒,說:“你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