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字大有進步,很多人都誇他寫得好。在一片讚揚聲中,王獻之以為自己的字和父親的字不相上下了,開始驕傲起來。
一天,王羲之外出有事,臨行時,隨意在牆上題了一些字,讓獻之摹仿。他走後,獻之在旁邊臨摹了幾回,自己覺得很像了,便把父親寫的字擦掉,留下了自己的。
王羲之回來後,看到牆上的字,嘆息道:“大概我題這些字時醉得很厲害吧,不然怎麼寫得這樣難看呢?”在旁邊的獻之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又很不服氣。
幾天之後,獻之又摹仿父親的字樣寫了幾行字,送到父親書房。心想:這次父親看到,一定會誇獎我的。誰知,王羲之看後,順手拿起筆在一個“大”字下面加了一點,變成了“太”字,隨即一言不發還給了獻之。
父親平時對他要求很嚴。他一時弄不清父親的意思,但又不敢多問,只好拿著去找母親。母親細細看了一遍,指著“太”字下面的一點說:“幾行字,只有這一點像你父親寫的。”獻之聽了,像迎頭澆了一盆冷水,有些灰心了。這時母親耐心地對他說:“孩子,練習寫字,必須下苦工夫。你父親年輕的時候,先用四五年時間虛心臨摹諸家的字樣,把別人的特長融會貫通,然後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為了練字,你父親不管走路還是休息,一直用手在身上一橫一豎地比畫,揣摩字的筆畫結構。日子長了,把衣服都畫破了。他在練習書法時,因為寫完字常到一個池裡洗筆和硯臺,後來池水全變黑了。他練字練得入了迷,連飯都忘了吃。有一次,家裡人把蒸饃和蒜泥放到他面前叫他吃,可我到書房一看,只見他拿了一塊蘸了墨汁的蒸饃正在吃呢,弄得滿臉烏黑。原來,他一心想著練字,錯把墨汁當蒜泥了。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騖遠、自滿自足,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行。”
獻之聽了母親的教導,每天刻苦練字。幾年後的一天,他趁父親外出,又寫了一幅字貼在牆上。王羲之回來一看,以為是自己寫的,可想了半天也記不起是什麼時候寫的。一問,才知道出於兒子之手。這次他對著兒子笑了。
一個音樂家不會用棍棒去敲擊鋼琴。
——誇美紐斯
如果有人問我,照顧孩子最需要哪一樣資格,我該說就是耐性。
——福隆
拷打、嚴厲和刑罰永遠不能作為一種影響兒童心靈和良知的好方法,因為它們時常留給兒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暴行。
——捷爾任斯基
改聯立志——少年蘇東坡勤奮學習的故事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這是少年蘇東坡在一片讚揚聲中,乘興寫的一副對聯。他把這副對聯貼在自家門前,久久端詳,不肯離去。
蘇東坡(1037…1101)自幼天資聰穎,在飲譽文壇的父親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導下,他逐漸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鍋紋(問)到底”的勁頭。經過幾年的奮發努力,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小小年紀,就已經讀了許多書,漸能出筆成章了。父親的至親好友看了,都讚不絕口,稱他是個難得的“神童”,預言他必是文壇的奇才。
少年蘇東坡在一片讚揚聲中,不免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自以為知識淵博,才智過人,頗有點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過筆墨和紙,揮毫寫下了以上的這副對聯。他剛把對聯貼在門前,有位白髮老翁路過他家門口,好奇地近前觀看。這位老翁看過,深感這位蘇公子也太自不量力,過於自信了。
過了兩天,這位老翁手持一本書,來蘇府面見小東坡,言講自己才疏學淺,特來向小蘇公子求教。蘇東坡滿不在乎地接過書本,翻開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個都不認識,頓時紅了臉。老翁見狀,不露聲色地向前挪了幾步,恭恭敬敬地說道:“請賜教。”一句話激得小東坡臉紅一陣、白一陣,心裡很不是滋味。無奈,他只得鼓足勇氣,如實告訴老翁他並不認識這些字。這個老翁聽了哈哈大笑,捋著白鬍子又激他道:“蘇公子,你不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麼會不識此書之字?”言罷,拿過書本,扭頭便走。
蘇東坡望著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後,甚是慚愧。他終於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立即提筆來到門前,在那副對聯的上下聯前各加了兩個字,使對聯變成為:
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這次,他依然端詳了好久、好久,併發誓,要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永不自傲。從此,他手不釋卷,朝夕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