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印軍。人民軍主力將調往北部地區,在第一階段就要儘快殲滅印軍的北部叢集,並對中部叢集完成包圍的態勢。在第二階段再集中兵力,殲滅中部叢集以及中央叢集出動的援軍。…”
與會者大多數都露出疑惑的神色,以2萬多人民軍主力要連續消滅1萬多人北部叢集和3萬多人的中部叢集,還得截擊印軍中央叢集的增援,而且這些印軍還可以透過亞當橋的通道得到本土的增援呢。這有可能嗎?
總參謀長則胸有成竹地報告:“前階段不僅我軍在秘密地向北方集中兵力,中國同志更是全力向我國運送志願軍,將有第1陸戰師和第11陸戰旅成建制地投入這次戰役,志願軍的空軍和海軍都大幅度增強了力量。他們不僅是我們的教官,而且是打擊印度侵略軍的鐵拳。我們還有隱伏在敵軍內部的力量策應,應該能取得漂亮的勝仗。…”
我軍從1月底開始展開了大規模的調動,國際媒體大都注視著我軍以三軍聯合軍演為名在福建前線的兵力集結。然而令中情局和外國情報機關專家震驚的是我軍向西部和南方境外的軍力投送,不但地面上車隊奔流不息,我軍日趨龐大的運輸機群日夜在向阿富汗運送兵員和物資,還有秘密航線飛到更西面的庫爾德地區;龐大的運輸艦隊、由滾裝船、集裝箱船組成的高速船隊在向北呂宋、沙巴、安達曼、恰赫巴哈爾、亭可馬裡、甘島、非洲的坦噶基地…運送重型裝備,其規模一點也不比向臺海地區的小。
近些時候美英再次威脅要對伊拉克動武,藉口相當老套,無非是伊拉克又在秘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於是在海灣地區大規模集結軍力。中情局意識到中國對他們的行動作出了激烈的反應,正在全力加強對非洲、海灣-中國的印度洋航路和西太平洋航路的控制,只是不如美英那麼聲張而已。臺海的戰事還未打響,在印度洋地區的戰事卻漸趨激烈。弄得中情局和臺灣當局又在懷疑北京是否在搞聲東擊西的把戲。
2月20日凌晨4時,猛烈的槍炮聲幾乎同時在斯里蘭卡的印軍佔領區響起。從睡夢中驚醒的印度佔領軍的司令官錢德拉中將從部下紛亂的報告中感受到入侵以來最龐大的壓力,他知道在停戰前的戰爭必然是最激烈的,雙方都在爭取最大的得分。北方的兩個叢集報告他們遭遇了入侵以來最激烈的炮戰,不但戰區的人員和工事遭到打擊,防禦圈內的炮群也損失慘重。這是令中將不可理解的,自己的守軍有堅固的工事,重炮陣地更是強固,而且還有美國和俄國提供的炮兵偵察雷達可以測定敵軍的炮位。而敵軍作為進攻方只有野戰炮和野戰工事,印軍怎麼會輸掉炮戰呢?入侵印軍已經沒有象樣的武裝直升機群和空軍來支援了,守軍的火力基本上要依靠火炮來提供,好在斯共人民軍也沒有象樣的空軍,中國志願軍也未動用大規模的空軍。要是炮戰輸了,守軍就難以抵禦敵軍的狂猛攻勢了。
錢德拉只知道武器和裝備的比較,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我軍的炮兵是經過一系列戰爭考驗的,集中使用炮火的戰術和技術非常實用而有效。現在不僅同樣擁有炮位偵察雷達,還有了高空偵察機和Z-17隱形直升機改裝的偵察直升機的支援,它們可以鎖定敵軍的炮兵陣地、為我軍的炮群指示目標、快速評估炮擊效果。在謀略上更是揚長避短,野戰陣地固然不太堅固,但是炮群更容易轉移。採用GPS定位系統後,分散各處的火炮很快就能校正炮位,實施密集的打擊,在3萬米高空的“飛天II”為統一指揮提供了足夠的通道。
聯軍一開始僅動用了1/3的火炮和火箭炮,它們的齊射準確地摧毀了偵察到的一系列目標,然後迅速轉移陣地。印軍的炮兵以為得到了機會,根據偵察雷達測定的炮位,發起了瘋狂的反擊。這些暴露的火炮迅即被偵察機和直升機鎖定,我軍更猛烈的炮火很快就把它們打啞了。於是我軍就留下1/3的炮兵火力專門尋殲印軍炮群,其他火炮和火箭炮就可以打擊印軍的防禦陣地。那些印軍怎麼受得了啊,不斷地向科倫坡司令部告急求援。
錢德拉首先發出指令,讓斯瓦希坦帕的泰米爾“獨立軍”退入基利諾奇和曼庫拉姆以加強米卡諾少將指揮的北部叢集。收縮戰線當然是正確的,不過帶來的災難卻是中將始料未及的。
到中午時分,中將察覺普雷馬卡吉的政府軍方面的攻擊力很弱,感到有空子可鑽。他從這條戰線抽調了5千生力軍由謝奇斯上校指揮北上去援救李富曼中將指揮的中部叢集,這些人實在是太少了。他不得不讓塔林加姆的“革命軍”最精銳的第3軍的12000人加入這支援軍。自從上次在亭可馬裡革命軍叛變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