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睡了過去。
六關被襲,不過是圖海族往年常見的舉動,並不算事兒,就是三關,因封了商道,許也會再遭受挑釁。
只有九關,蕭安並不知事情是否嚴重與否,她如今在忙的是鷂子的問題。
鷂子是柳貞決定一手建立的情報網,從三關、六關、九關,到江南、京城、塞外。
如今的問題很明顯,從三關到六關之間,從三關到京城之間,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從三關到九關,從三關到塞外,問題很嚴重。
九關離三關太遠,情報快不了,而三關到塞外,因封鎖商道的緣故,想要得知訊息也不比之前容易。
“朝廷裡沒動作就是最好的訊息。”魏氏道。
蕭安知道魏氏的意思,林氏母子因身份問題,被派往了江南,在那裡認識她的人比邊關的要少,江南鉅富林氏能發揮的餘地也更大,而在邊關裡,他們必須得有自己的一支商隊。
不是南魏的,也不是別人的,而是他們自己的,一來是替三關打探蠻子的訊息,二來還可以累積財富,用於軍中。
朝廷裡曖昧著沒有明著的旨意下來封商道,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局面。
如今的問題,便在於如何悄聲無息的組建起一支可用的商隊來,不在風吼城通商,而是帶著東西出塞外去,能將塞外部落之間的訊息打聽得更準確,收集得也更多。
這方面蕭安並不擅長,便只有交給魏氏去做。
隨即而來的,就有蠻子的部落前來三關,請求繼續在風吼城裡建市通商。
年前跟三關打了一仗的不少,可草原部落那麼多,沒跟三關起仇的也多,這鍋那些小部落是堅決不背的。
新來的知府姓謝,雖是親自跟先前的簡知府交接了,但還有許多地方不太熟悉,因而不敢自專,就是在給朝廷寫摺子之前,也來探了探蕭安的口風。
蕭安跟著謝知府一道去見了請求通商的部落的幾位首領,虧得張傳懂蠻子的語言,聽著人家訴苦,也的確是可憐。
這些首領裡,有的一個部落幾百人,多的不過幾千人,時常被草原上的其餘大部落欺負,本就朝不保夕的。後因大慶通商,他們也拿馬匹寶石來換糧草布匹瓷器茶磚之類的,囤積貨物在大慶與極西之地之間流浪與眾部落交易,避免了被其他部落搶佔草地的苦。整個塞外,他們得益不少。
如今三關把商道關了,大的部落兵強馬壯能搶地盤,小的能依附大的部落得一息安寧,就他們這幾個部落,因之前流浪,早失去了祖上的草原之地了,如今要再回去奪,也沒那般容易,因年前的戰事跟他們無關,便前來求商。
蕭安與謝知府見了諸位部落首領一回,才到了知府衙門再聚頭。
謝知府這些天也被各處來的商人天天上門拜訪,雖是三關商會的事情還沒落幕,但心思也難免浮動。
“以侯爺之見,此事當如何?”謝知府誠心問道。
雖然蕭安不過十五,可人家是三關大將,這事兒還真得先問問她的意見了,否則自己上任不過多久,就跟三關大將起了分歧,這並非是什麼好事兒,邊關可不是京城,跟武將還能講講道理的。
蕭安今日聽這幾個部落首領之言,想法很多但都十分零碎,一時間裡還總結不起來,加之見張傳在翻譯部落首領那些話時神色裡也藏了許多想法,暗想先拖著了,就道:“通商之事,本也是好事,利國利民。”
三關裡多了稅賦,多了人口,讀書人也多了起來,這也能在當地知府的考核裡狠狠添上一筆,否者之前簡知府為何要與三關商會便宜。
蕭安這話一說,謝知府就趕緊點頭,“侯爺說得是,就是三關裡的老百姓,也還求著通商才得一口飽飯吃,民生不易啊!”
這是也想要通商了,蕭安道:“只是這事,怕也要交於朝廷決議才行。之前十年,三關商事盡交於商會之手,帶來的是什麼,謝知府比我更明白。”
謝知府點頭,帶來的是三關被大清洗了一回,從知府到縣令,整個三關的官員全部換了一道,被流放到南邊的都不知有多少。
這還只是被商會帶累,並未直接插手通商之事,否則死的怕會更多,流放都會是皇恩浩蕩了。
但謝知府也有他的想法,“此事若是拿上朝廷商議,只怕到時候朝廷上會派人專人轄制。”
蕭安聽這話就笑了起來,“要是盡交與謝知府之手,若有意外,知府可擔得起那份責?”
謝知府無非是怕經過朝廷的手之後朝廷讓人在風吼城或者是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