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加以描述,但《三字經》這東西真是算是字字珠璣,不是他可以編出來的。
李世民聽了他的回覆,還以為這傢伙是懶病犯了,罵了他一句“憊懶”之後,還扣了他三個月的俸祿。
不過對於鄭子文來說,朝廷三個月的俸祿真是不算什麼大事,所以大唐的《三字經》也只有這麼八句。
不過,聽說李世民已經找人在續了,可惜這幾天一直沒有什麼訊息,應該是沒有什麼結果。
所以現在鄭家的四個小傢伙還是念這八句,如今就連最不擅長讀書的鄭虎和鄭熊,都已經把這八句《三字經》倒背如流了。
所以這一天早上鄭子文己打算教他們點新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教育還是必須得符合這個時代的特徵的,鄭子文可不希望以後自己的兒子成為異類,雖然在李麗質她們看來,這四個小傢伙已經夠異類了。
鄭子文想了半天,發現自己會的,而且在這個時代不顯得突兀的就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對對子。
雖然如今的大唐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文學形式,但是這種東西也比較容易被文人接受,所以鄭子文也就放心大膽的交給了自己的孩子。
於是從這天開始,駙馬府裡的小孩子除了《三字經》以外,又有了新的東西可以唸了。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但凡是駙馬府的訊息,一般都藏不住三天,所以在第二天這個關於對子的口訣就傳了出去,第三天在上早朝的時候,文臣們就開始興致勃勃的討論這個“新物事”了。
“哎,劉兄,你知道對子麼?”
“知道呀,聽說那是太師大人為自己兒女準備的啟蒙之物,真是令人傾佩啊!”
“就是就是,先有《三字經》,而後又有這個對子歌,太師大人真乃大才也。”
“就是就是……”
當這個訊息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裡之後,老李頓時整張臉都開始抽搐了。
“這次是幾句?”
劉炳立刻把頭低了下來。
“也是八句。”
李世民頓時“啪”的一聲,就把手裡的奏摺扔桌子上了。
“又是八句,這個鄭子文與其琢磨這麼多東西,還不如好好把《三字經》寫完,也算得上是一件青史留名的事,現在倒好,左一次八句,右一次八句,乾脆別叫鄭子文了,改叫鄭八句算了!”
“……”
劉炳沒有吭聲,不過這一天過了之後,“鄭八句”這個名字就開始流傳起來,後來李世民乾脆就藉著這個機會親自給他取了字,就叫“八句”,甚至把鄭子文留著皇宮的資料都改了。
“鄭子文,字八句,江南永州人……”
。。。
第4卷太師之路第三百三十七章默契
?李世民的“突然襲擊”把鄭子文弄了個措手不及。
鄭子文也沒想到,自己都活了三十多年了,莫名其妙的就多了一個字。
要知道,字和外號可是兩碼事,外號可能只是暫時的,而字卻是名字的一部分,是帶到棺材裡,寫到墓碑上的,所以鄭子文還有些不適應。
除此之外,鄭子文也對李世民有些怨言。
“人家房玄齡,房老爺子活了六十多歲了,也是大唐的功臣,也不見你給人家取字,現在倒是給我取了,盡瞎鬧……”
之所以拿房玄齡做參考,完全是因為在大唐鄭子文只認識這麼一個沒有字的人,不過他卻不想想,人家房玄齡都六十六了,要是突然多了一個字,算是怎麼回事?
說起房玄齡,鄭子文的眉頭突然又皺了起來。
“男怕一三五,女怕二四六,房伯伯今年貌似六十六了……”
鄭子文皺起眉頭想了一下,臉色頓時就變了,然後立刻提筆寫了一封信,然後交給熊大和熊二,讓他們把信親手交個房遺愛。
兩人拿上了信就出發了,幾天之後就到了恆州,把信交給房遺愛之後就返回了。
而房遺愛看到鄭子文的信之後頓時就愣住了。
鄭子文的筆跡他的知道的,而且這信還是熊大和熊二兩兄弟送來的,真實性自然不用懷疑,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鄭子文信裡的內容。
因為在鄭子文在信裡給他提到了兩點要求,並且還讓他儘快去做。
第一,把賽馬場的事儘快交給杜荷,然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