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1 / 4)

小說:大宋八百年 作者:風格1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現在是說不通的,大唐之時,無數的異族願意為大唐戰死,大宋之時,無數異族恨不能生在南朝,這個時代的民族自豪感已經達到了頂峰,否則的話也不會出現正史上崖山十萬宋人投海殉國的壯舉,也不會有崖山之後無中國之說。

這支新組建的毛子部隊在長安城外稍做修整,分批進入長安城內,這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福利了,繁華的長安城幾乎要晃瞎了他們的狗眼,經過數年的建設,長安城,絕對算得上是這個時代處於頂尖的城市了,當然,這樣的城市都在大宋。

一到夜晚,長安主街上的路燈被點亮,似乎照亮了整個天空,整個長安就是一座不夜之城,這些老毛子幾乎在長安花光了身上的最後一枚銅板,絕大部分都餵了自己的肚子,長安休整三天,讓這些老毛子體重又增加了十斤,不過入城之後的老毛子都有一個統一的習慣,就是小心翼翼,絕不敢胡亂惹事生非,治安局可不是擺著看的,而且長安的治安部隊率先裝備了近衛槍,老毛子的體形再壯,也擋不住三十米內的近衛槍攢射。

這支毛子部隊修整了三天,然後便接著上路了,他們也是一批趕往南方做戰的部隊,主要充當的就是火槍部隊的防禦保護的角色。

不過遠途而來的重甲部隊也只趕上了一個尾巴,根本就沒有他們發揮的餘地。

新武器,新戰法,打得蜀地失去了騎兵能力的蒙古人措手不及,任你有千般手段,步槍三段射擊之下,千軍萬馬也衝不到陣前來,最終只能被打得千創百孔。

數萬蒙古大軍逃得潰不成軍,而護**追得潰不成軍,還要沿途抓俘虜,一路追到巫山腳下,把蒙古人打過了長江,護**這才停下了腳步,算是得到了長江口岸。

這支新式部隊一路追到了長江口停便了下來,直接駐紮了下來,第一階段的做戰完成,做為最高指揮官的郭破虜算是完成了任務,卸任交給了副手,帶著這一次的行動報告反回南部戰區,而這支處於最南端的全熱兵器部隊,也暫時獨立成軍,駐守長江口。

這一段數百里的路程是自治區範圍之內地形最複雜的地勢,但是人力是無窮的,特別是在使用俘虜的時候,不用考慮到勞工的安全性,更加使得建設的速度更快。

自治區擴張的效果簡單直接而又明顯有效率,部隊向前推進,推進到一定的距離就會停止,嚴重依賴後勤的部隊絕不會與大本營脫離得太遠,駐守之後,後勤部隊聯合工業部派出大量的俘虜勞工,調運大量的水泥修一條通天大道出來。

由於自治區已經有了初步完善的交通網,所以牛這種速度較慢的牲口已經被運輸業淘汰了,多用於農業生產,轉而使用力量稍弱,但是速度更快的馬匹。

一般的運輸方面,耐力長久,易飼養的蒙古馬就可以勝利了,但是對於要轉運大量物資的後勤和工業部來說就不夠用了。

高加索重型挽馬被引起,這種體形龐大,挽力驚人的大型馬匹可以拖動數噸的貨物,而自治區也隨之出現了重型車輛,這種加裝了軸承和減震鋼板的重型運輸車一車就可以帶動二十餘噸的貨物,由重型挽馬一路拖向南方,修建水泥大路。

自治區費了這麼大的勁,這一次區域性做戰,由於使用了新型部隊,光軍費支出就達到了二百萬貫,部隊直接駐守長江口岸,圖的就是取得一條入海通道,走水路,無疑在成本上會得到極大的降低,而且速度也要比陸路快得多,一次運輸的物資也要多上很多。

在自治區修建一條通往長江的通道的時候,孫陽也派出了由行政院、商業部組成的聯合使者團,前往大宋商談借用長江水道的事宜,說是商談,其實也就是一種變相的通知而已,其中真正難的,就是在入海口處取得一處造船和貨物集散之地。

自治區現在忙得不亦樂乎,暫時將精力開始從北向南傾斜,以長江口為中心建設,甚至還要在長江之上架橋。

只是架橋同樣遇到了難題,橋樑不是說架就能架的,江與海還不一樣,海面相對平靜一些,而江就不一樣了,江面寬的地方水流緩,但是寬度越過兩千米,窄的地方水流太急,石頭扔下去都能衝出幾千米遠去,所以想要架橋,除非自治區有能力架起超過八里的橋樑來,暫時還不太可能。

如果不能架橋的話,以船隻向長江的另一岸轉運大量的物資可就難了,沒有幾個月都搞不定。

在這工業部提出這個難題的時候,孫陽不由得想起了現代,在偏遠地區越江跨河的時候,使用的是鋼索,只拉一條鋼索而已。

這年月,長江與黃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