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卻是又問了一句:“那巡撫不在印,藩司又在何處?”
“何巡撫一走,胡藩司也買舟避居海上,說是要南下福建,向王部堂請兵光復杭城!”
“胡鬧!按察使又何在?”
“按察使大人原本心有壯志,要與紅賊一戰,但聽說何巡撫已經遁走上海,一片雄心,盡化烏有,現在已經是閉門不出!”
事實上,何桂清是個絕頂聰明人,但是越聰明的人就越憐惜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才覺得胡雪巖進獻的方略最為妥當,寓居上海,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他並沒想到自己的表率作用會在浙江官場掀起怎麼樣的風浪,象胡興仁這個湖南人,原本還決心統帶親兵上城督戰,但是一聽說何桂清遁走,他就從頭到腳都冰涼冰涼,再也不提與城同殉的事,當即就買舟南下。
胡興仁這個湘軍集團的死硬份子尚且如此,更不要提下面的官員,大家都心灰意冷,有良心的就避居起來觀察形勢,沒良心乾脆準備在紅賊入城的時候投靠過去,說不定還會混到一個從龍之臣。
現在整個杭州府的官場,已經是一片混亂之中,誰都知道今夜一過,肯定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而胡雪巖這麼一個商人,居然把局面維持住了。
但是看在某些大清忠良的眼裡,胡雪巖這是明目張膽地通賊:“將軍大人,紅賊大兵未至,胡光墉已經公然通賊,實在留他不得,只需派數十甲士,即能將其縛來!到時候再由將軍大人主持全城攻守,必能轉危為安。”
他這麼一說,瑞昌倒是有些心動了,只是那邊就有人喊道:“將軍大人,胡雪巖可殺,但是殺不得啊!”
“為何殺不得!”瑞昌看到說話的是副都統來存,當即問道:“你也是滿人,為何替柳賊說話!”
這來存副都統給瑞昌跪下了:“來存是滿人,這也是我們滿人的大好江山,因此今天不抱什麼活下來的希望,可是胡雪巖是杭州土著,他出面維持局面,固然有通賊之嫌,但也是替杭州城多留一點元氣,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誰人不愛自己的家鄉。”
他這麼一說,滿城哭聲更多了,許多生長於杭州的滿人婦女老弱連聲說道:“將軍大人,您想個萬全的法子吧!求您想個萬全的法子!”
正當瑞昌頭痛不已的時候,那邊已經傳來了訊息:“紅賊先鋒已經入武林門了!”
第三百六十章 滿城落日
對於瑞昌與來存來說,那壞訊息可以說是一個接著一個,杭州八個城門,已經先後出現了虹軍的部隊--現在解決不解決胡雪巖,已經不再是焦點問題了。
要知道連城門都告以失守,那麼現在不是守杭州城的問題,而是怎麼守滿城的問題,一想到這,瑞昌就大聲說道:“不管怎麼樣,這都是我們滿人的江山,大家把加把勁,都上城守住!”
他並不清楚,眼下杭州城已經躲開了晚宋以來最大的一場兵災。
李秀成兩次入杭州城,第一次固然是輕兵而來,因此不致於引發大兵災,而第二次圍城,卻是杭州城有史最大的一場兵災,前後圍了四十多天,直到城內斷糧才告以破城,而滿城還繼續堅守了數日才被攻破。
在這場圍城戰鬥之中,號稱有至少數萬甚至數十萬民眾死亡,正所謂“慈不掌兵”,就是這個緣故,而即使清方史料也記載著李秀成並不是有意造成如此大的破壞,杭州破城之後,就立即下令救濟杭州民眾,但是他的慈仁救不回已經逝去的生命。
而在接下去的太平軍與清軍在浙江拉鋸戰中,還有更多的民眾死亡,杭州城這麼一個人間天堂,因此這一場兵災而花費了數十年間的時間來恢復元氣。
而現在磐石旅的官兵都以好奇的目光看著這座省城,而前面引導計程車紳而在加速地催促他們:“快點,快點,不然何桂清就跑了!”
這座城市可以說是中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繁華以至,以往攻破的寧波、紹興諸城,與他一比,完全沒法相比,正所謂“我願生生世世居於杭州”。
整個戰鬥進行得波瀾不奇,甚至沒有正式開過幾槍,城內駐防的綠營兵與巡檢司已經向虹軍繳械,或是四處逃散。
他們沒有什麼戰鬥的勇氣,他們都是杭州本鄉本土的土兵土勇,自然知道何桂清是怎麼樣的角色,也知道虹軍不會對他們為難,因此有些綠營兵乾脆幫助著虹軍的官兵維持著大街上的秩序。
在虹軍進駐之前的瞬間,也確實發生了一些混亂,個別流氓都在大街小巷搶劫甚至幹起了劫色的勾當,但是胡雪巖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