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面對父親痛心疾首的言語,夏完淳卻對自己的選擇毫不動搖。只聽他斬釘截鐵的說道:“父親,正如孩兒先前所言。孩兒選擇來遼東完全是孩兒自己的意願。孩兒不覺得這是件丟人的事。相反,孩兒為自己能來遼東保家衛國而感到驕傲。”
“淳兒,你懂什麼。一個邊關守將如何能同御林軍校尉相媲美。難道你真的想一輩子就做個武夫嗎?”夏允彝痛心疾首的說道。
“父親請息怒。孩兒當初之所以選擇棄筆從戎就是為了驅逐韃虜。或許在京城充當御林軍、近衛軍能過上舒適的生活,擁有接近皇帝的機會。但那樣的生活並不是孩兒想要的。孩兒想要的是馳騁沙場,為國家闢疆拓土。這才是孩兒一直以來的志向。”夏完淳堅定的說道。在經歷了三年的軍旅生涯後,夏完淳越發覺得戰鬥才是他嚮往的東西。
眼看著兒子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樣,夏允彝自知兒子決心已下。於是他長嘆了一口氣道:“罷了。淳兒你已經長大,為父也沒什麼資格可以教你。不過雖說建虜已滅,朝廷也收復了遼東。但遼東不比別處,此地民風彪悍,野人遍地,難以馴化。你在此地從軍還是得要小心行事。畢竟朝廷在這兒的兵力有限啊。”
“是,父親的教誨孩兒銘記在心。”夏完淳一個抱拳點頭道。他當然知道遼東目前的狀況還沒有完全穩定。之前百年的戰爭也讓中原的人們對這片白山黑水之地存有戒心。但如今遼東的局勢早已不是朱明王朝統治時能比擬的。想到這兒兒,夏完淳順手撂起了窗簾,指著車窗外行進著的百姓開口道:“父親您瞧,來遼東的並不只有我們。如今的遼東已不再是十幾、二十年前的遼東了。”
“那些是從關內來的流民吧?”夏允彝望著那些拖家帶口,趕著牛車的百姓問道。
“是的,父親。今年入春河北諸府遭受了蝗災,據說受災的百姓有數十萬。為此朝廷一邊撥款賑災,一邊組織黃河下游受災諸府的百姓移民遼東。”夏完淳如實的說道。
“哦,河北鬧蝗災。看來老天爺似乎並不給新朝面子啊。”夏允彝以嘲弄的口吻嘟囔道。
“父親,天道有常,就算是在堯舜禹湯這樣的聖君統治下黃河照樣會氾濫。關鍵不是在老天爺是否會給面子,而是朝廷是否有能力抗災救民。”夏完淳正色糾正道。
“那朝廷這次處理的辦法就是將受災的百姓遷徙到遼東咯。”不想同兒子糾纏於中華朝優劣,夏允彝換了個口氣說道。實事上在他流放的路途上已經遇見了不少這樣的移民隊伍了。他實在不明白朝庭究竟用什麼方法誆那麼多人來闖關東。
“是的,父親。朝廷這次不但組織了大量關內百姓來遼東屯墾。還為他們準備了充足的物資。您瞧,那些牛車、糧食、種子不少都是由朝廷提供的。說實話這些年關內蝗災、旱災不斷,中原百姓為此也是苦不堪言。當年李闖等流寇肆虐中原,一來是前朝稅賦過重,二來中原天災不斷也是個原因。而遼東不但地域廣闊,特有的黑土更是比關內腹地肥沃千百倍。相信以我們漢人百姓的勤勞用不了幾年這裡便會遍地良田了。”夏完淳自信滿滿的說道。
正如夏完淳所言那些牛車上裝載了麻袋中滿是土豆、玉米、高粱等農作物。這些美洲農作物不但便於儲藏,能解決移民的糧食問題。更能適應遼東等北方高寒地區的氣候,便於打理種植。特別是玉米和土豆在經過美洲印第安人千百年的培育之後,已經擁有了異乎尋常適應能力。無論是在寒帶、溫帶還是熱帶都能種植。印第安人的這一貢獻為各大洲的“開拓者”提供了糧食供給。然而印第安人自己卻在之後數百年內人口急劇銳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殘酷的黑色玩笑。
當然此刻的夏允彝並不知道那些牛車上裝載的糧食有如此巨大的適應能力。他也不會信那些關外擁有良田的宣傳。還有那個他在船上不止一次聽說的,有關金國的國號是因為關外腹地藏有金礦的傳說。在夏允彝看來那完全就是誘騙無知小民的伎倆。不過就是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宣傳,卻引誘了一批又一批百姓舉家遷徙出關。於是他撫著鬍鬚反問道:“這遼東哪兒有你說得那麼富庶。若真是這樣當初滿人又為何要削尖了腦袋入關呢?依為父看來朝廷解決難民是其次,往遼東移漢民來鞏固統治才是首要目的吧?”
“也可以這麼說吧。不過父親,遼東的富庶是不爭的實事。滿人當初屢屢入關洗劫,那是因為他們不侍農耕,以劫掠為生。強盜就是強盜,再肥沃的土地對他們來說都是貧瘠的。但我們漢人不同,我們能在高山上開墾梯田,能在沙灘上開墾沙田。再貧瘠的土地我們都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