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3 / 4)

小說:命運的抉擇 作者:抵制日貨

來找我們的。”

“哼,此事壞就壞在了錢謙益、夏允彝之流的身上!當初若不是他們貪圖富貴,趨炎於妖后黃氏,我等東林黨也不至於被陷如此不忠不義的境地!此二人實乃我東林的第一罪人!”一想到東林黨如今困苦的境地,沈廷揚便忍不住一拍桌子罵道。

“沈大人請息怒。錢謙益已自盡,而夏允彝此刻也身陷大牢命不久已。得饒人處且饒人,畢竟怨天尤人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陳子龍跟著打圓場道。不過一想起這些年東林黨上層骨幹的種種所作所為,他也不禁嘆息道:“咳,遙想當年東林八君子抱著濟世救民之心創立東林書院是何等的潔身自好。後又有左忠毅公等人為民生,鬥閹黨,不惜捨生取義。可是東林黨這幾年卻深陷於爭權奪利之中。甚至不惜通內結宦來鑽營朝政。落得現在眾叛親離開,如今想來吾輩可真是愧對先輩啊。”

“那是因為後來者忘記了先輩們當初創立東林黨的初衷。忘記了君子為政,應有益於民,即使有損於國,也須權民為重,則宜從民。更將我東林黨人最引以為傲的東林精神拋諸腦後。反而去鑽營後宮,為了一家之天下,不惜得罪天下之人。”王夫之一針見血地說道。

而他的話語無疑是引起了沈、陳二人的共鳴。不錯,他二人以及大多數的東林黨人正是出於仰慕東林精神才會投身東林黨的。東林黨不同於傳統的齊、楚、浙、宣、昆諸黨。早期的東林黨人既沒有勳戚宦官做後臺,也不象楚黨、浙黨等擁有地方勢力的支援。東林黨人來自帝國的各個角落。他們大多是一些下級官員、諸生、或是被罷免的在野之臣。沒有血緣同鄉的關係,沒有縱橫捭闔利祿相脅。維繫這個組織的便是王夫之口中的東林精神。一種“濟世救民”的遠大抱負。因此在許多時候加入東林黨並不意味著能飛黃騰達。往往得到的是來自各方面的殘酷迫害。

“是啊。東林精神想必這些年不少人都已經忘了吧。遙想當年李三才等東林黨人為民請命上奏《請停礦稅疏》不惜譴責萬曆帝。天啟朝冤獄大興,吾等東林黨人也是本著“撐住乾坤”的精神行了堅決的鬥爭。由此才博得了江南百姓的支援。可這次他們竟然冒天下之大不惟,去抄沒銀行交易所。忘記了當初以民為本的初衷,一心鑽營於名利場。也難怪咱們現在會成為眾矢之的啊。”陳子龍便感觸頗深的說道。一旁的沈廷揚也跟著點頭附和起來。

王夫之見兩人神色黯然,當下便語氣堅定的說道:“兩位也不必如此頹喪。東林成立至今所經浩劫數不甚數。而支援我東林黨走過數十年風雨的,正是‘東林精神’!若沒有東林精神的支援東林的先輩們如何能不計生死地清議朝政,評擊朝中的小人閹黨?若沒有東林精神的號召天下士子又如何會奉東林為清流?沒有東林精神就沒有東林黨!因此吾等要象先輩一般堅持東林精神,謹記吾黨‘重民命’的傳統。這樣東林黨才能挺過這次的劫數。”

第二十七節 受禪壇與憲誥

就在王霖生同東林黨人會面的同一時刻,在南京城內孫露也在自己的首相府邸接見了陳子壯與黃宗羲。與他三人第一次會面的情況不同,由於孫露如今身份的變化,使得這次會面的氣氛拘謹了不少。雖然孫露依舊尊稱陳子壯為老師。但陳子壯卻不敢再直呼孫露的字,而是同其他人一樣尊稱其為“大人”。當然用不了多久後這稱謂還會被改為“陛下”。至於此刻的黃宗羲更是一改當年的桀驁不遜,眼神中充滿著對孫露的崇拜與敬仰。

毫無疑問黃宗羲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就算是六年的仕途生涯亦沒有磨去他身上的那種書生意氣。一想到一個新的王朝馬上就要誕生了,在新主的帶領下中華大地將迎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己更是能象歷代的開國良臣那般締造一個不朽的盛世。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激動,頓時就溢滿了黃宗羲的心田。此刻的他巴不得孫露即可就登極稱帝。想到這兒,他的臉上頓時就泛起了激動的紅暈道:“首相大人,如今顯德帝已然登基。我等群臣只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奏表獻上,再讓顯德帝降下禪國詔,大人即可受詔即位了。”

黃宗羲的話音剛落,卻聽一旁的陳子壯當下便撫著鬍鬚笑道。“太沖啊,你還真是心急。昔日魏王受禪之時,三辭而詔不許,然後受之。為絕天下之謗,大人當然是要上表謙辭的。若是匆忙受禪,草率即位,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首相大人登極稱帝乃是順應天命的事。天下的百姓早就在外翹首期盼了。再說咱首相大人歷來講究效率,也不是那種虛榮之人。咱們又何必如此乎那些虛禮呢。直接讓顯德帝下詔禪讓,既快捷又簡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