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3 / 4)

小說:命運的抉擇 作者:抵制日貨

閣下的預計也太過樂觀了吧。如果奧斯曼人真像閣下說的這樣不堪。我們早該收復匈牙利了。更何況科普魯魯已經肅清了車內的反對派。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位奧斯曼的大維其會在日後採取比現在更為強硬的手段。”說這話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波德一世。而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匈牙利國王。顯然目前聯軍在匈牙利的表現讓這位皇帝十分不滿。

然而古斯塔夫十世卻絲毫不買神聖羅馬皇帝的帳。卻見他自信的反駁道:“可據我所知正是因為科普魯魯已無法有效的掌控奧斯曼的局勢,才會像現在這樣使用最激烈的手段來解決問題不是嗎?”

“我可不管科普魯魯怎麼想。我只知道我們現在花在這場戰爭上的錢已經夠多了。我們需要的是一份有實質意義的和約。而不是虛幻得不知什麼時候降臨的勝利。”利奧波德一世的話語同樣顯得不容質疑。

正當兩人針尖對麥芒時,卻聽長桌的另一端響起了一個沉悶的聲音:“兩位不要激動。今天大家來這裡是為了解決問題的。”

開口勸說兩位國王的是王西班牙帝國的國王、哈布斯堡王朝的當家人卡洛斯二世。當然他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老丈人。不錯,眼前的這場會議可以名副其實的堪稱“王的聚會”。到場的不僅有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以及俄國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還有波蘭軍隊總司令索別斯基和法國特使科爾貝爾。索別斯基現在雖然還不是波蘭國王,但鑑於其在抗擊侵略軍中的出色表現。波蘭議會已然決定在戰爭結束後奉索別斯基為波蘭國王。因此這位波蘭元帥此刻也可以算做是一位準國王了。

如此算來此刻城堡內唯一一個異類就剩下了科爾貝爾。雖然身為路易十四的使者但科爾貝爾顯然還是同這樣一場高規格的會晤有些格格不入。事實上當古斯塔夫十世等國王得知路易十四隻派一個寵臣來參加會議。私下裡無不咒罵那個狂妄的法國小子目中無人。利奧波德一世甚至還一度拒絕參加會議。理由就是他不願意同一個靠告密爬上高位的下等貴族坐在一張桌子上。不過在卡洛斯二世的周旋下一干人等最終還是坐在了一起。只不過礙於各自的身份。房間裡的每一個人的表現也是各有千秋。

卡洛斯二世雖然素以驕奢昏庸著稱,但哈布斯家族的實力卻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不敢小窺的。因此這位西班牙國王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各方之間的調解人。而古斯塔夫十世與利奧波德一世顯然都是不肯屈居人下的霸者。雙方在領土上的糾纏讓兩人始終處於針鋒相對的狀態。因此人們只要一見到這兩位國王同時在場,總免不了見識一番王與王的唇槍舌戰。

相比這兩位咄咄逼人的國王。索別斯基和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就顯得要低調得多。索別斯基作為波蘭元帥在兩年之前還在同眼前的古斯塔夫十世作戰。他十分清楚弱小的波蘭就算擺脫了奧斯曼人的陰影,遲早也會成為其他歐洲國家竟相急奪的獵物。更何況瑞典現在還佔領著波蘭的大片土地。因此雖身為東道主索別斯基卻一直保持著沉默,並靜靜的觀察著其他人一舉一動。至於沙皇米哈伊洛維奇更是純數耿湊數的。無論是從軍事實力上,還是在外交上沙俄此刻都沒有什麼籌碼來同他的“盟友”們討價還價。於是哈伊洛維奇便也自覺的默不作聲系聽尊便了。

然而本該在這些國王面前保持恭敬的科爾貝爾卻反倒是顯得頗為的活躍。待見古斯塔夫十世與利奧波德一世起了爭執。他便順著卡洛斯二世的勸說開口道:“兩位陛下說得其實都有道理。就目前的局勢看來奧斯曼人在南方的印度洋上遇到了大麻煩。不過這還不足以讓艾哈邁德退兵。畢竟這次發生在伊斯坦布林的肅清至少在表面上鞏固了他們家族在奧斯曼的地位。”

“可他的父親科普魯魯遲早是要去見他們的真主的。更何況許多情報都表明科普魯魯離這一天已經不遠了。一旦科普魯魯歸天,你說艾哈邁德還會繼續帶著他的十萬大軍在這裡同我們乾耗嗎?”古斯塔夫十世冷哼了一聲道。對他來說這場戰爭的戰場並不是在瑞典的本土。雖然戰爭讓瑞典消耗了大量的金錢。可這也讓瑞典得以佔領波蘭及烏克蘭的一部分領土。一旦聯軍與奧斯曼人和談。那麼這些領土也將被提上討論的議案。古斯塔夫可不希望把已經吃進去的肉再吐出來。因此他才竭力鼓動聯軍死守到奧斯曼人主動退兵。這樣一來憑藉“幫助”波蘭打退奧斯曼人的功勞。瑞典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把這些個“暫管”的土地吞併下來。

古斯塔夫十世的心裡的這點小算盤自然是瞞不過索別斯基的。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