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太孫這邊。
蓁蓁沒有急著給小太孫灌藥,對於小孩兒,蓁蓁是很有一套的。小太孫比溫哥兒大不了多少,性情卻溫和了許多,就是有些怏怏的,沒什麼精神。
蓁蓁抱著小太孫在屋內來回走了幾圈,手在他後背那裡輕輕撫摸著,上上下下得如同順毛一般,摸得小太孫都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見太孫精神了些,蓁蓁才餵了他加了藥湯的奶水,小太孫果然十分配合,大概是方才被哄開心了,二話不說便把奶水給嚥了下去。
蓁蓁便又把他抱起來,不辭辛苦在屋內來來回回的走,偶爾郭秦氏主動說要來換換手,她懷中的小太孫還鬧脾氣。不知道是郭秦氏抱得不舒服還是小太孫認人。
蓁蓁也不是很累,便又把孩子給抱了回來,還笑著寬慰郭秦氏,“沒事,我家溫哥兒也同太孫差不多大,還比太孫沉了不少,乃是個大脾氣的小孩兒,我平時裡也要成日抱著哄著的,早已習慣了。”
郭秦氏見她神色溫和,心中惴惴不安也減輕了些,也跟著寒暄了一句,“夫人說的很是。孩子大多愛鬧騰,如太孫這般懂事的,已經極為少見了。”
郭秦氏對小太孫的想法,其實頗為複雜,一方面,作為剛產子不久的母親,她本能的對稚小的孩童很心軟。但另一方面,就是這個小小的孩子,身份高貴到她無法企及,令她見識到夫君的無情,亦讓她時時刻刻都覺得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
兩相疊加,實在令她無法將小太孫當做一般的孩子來看待,更多時候,攝於他的身份,郭秦氏本能地想要躲遠些,不遠親近這孩子。
而小太孫雖然很小,卻也能感受到旁人的情緒,便也不怎麼親近郭秦氏,雖然吃她的奶,卻是吃完就不樂意在她懷裡待著,寧願自個兒躺著。
倒是蓁蓁,雖然沒有喂他,但是卻更得太孫的親近,被她抱著的時候,也十分乖巧。
一整個白日的時間,蓁蓁都是這般哄著太孫,將今日份太醫端來的湯藥,全都讓太孫一滴不漏用了下去。
等到夜裡的時候,小太孫身上的痘就開始發了,比起原先臉上頸上的零星幾顆,這回的痘顯得來勢洶洶。
蓁蓁嚇了一跳,太醫診了脈,才半是鬆了口氣,對著守在屋裡的夫妻二人道,“太孫這痘算是發出來了,原先痘不發,我們也只能弄著溫補的藥劑。現在痘發了,只要內服外用,能熬過去就好了。”
這太醫也是字斟句酌,主要是太孫實在太小了,一般發痘的孩童,三四歲總是有的。所以,他們先前不敢用藥,也實屬正常。只敢不斷調整方子,想把痘給發出來,但生怕用重了傷著身子,又怕用輕了不起作用,實在是再糾結不過了。
自從小太孫身上的痘發出來之後,蓁蓁便越發要費心神了,主要是小孩子對疼痛瘙癢是很敏感的,先前還好,只是精神不濟,現在卻是滿身的痘,還沒發撓。
蓁蓁見小太孫實在哭的可憐,便想了個法子,拿最軟的綢緞來,揪出一個小角,然後便沾了湯藥,小心翼翼給小太孫的痘泡上塗抹。
藥湯本就有止癢的功效,而且藥湯蒸發時,會帶走肌膚的熱,帶來些涼絲絲的清爽感覺,雖然比不上抓撓來的舒服,但多多少少也改善了情況。
原本啼哭不止的太孫,又恢復了原先的安靜,只是偶爾哽咽一下。真的算起來,小太孫的身份雖然比溫哥兒高了許多,但真的不算嬌氣的。
抹藥的事情,最最考驗的是耐心和細心,小孩兒皮嫩,稍微用力大了些,便會擦紅肌膚,而且水痘鼓鼓亮亮的,蓁蓁生怕給戳破了留疤。故而,她每每都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
她小心翼翼照顧了一夜,到第二日的時候,小太孫已經很黏她了,哪怕新的奶孃早就找來了,還有原本東宮跟著來的婆子嬤嬤,但是小太孫很不買賬。
蓁蓁一走開,他便可憐兮兮地抽噎起來,即便是蓁蓁趁他睡著走了,沒過一會兒,也會被無奈的東宮嬤嬤們求回去。
一來二去,蓁蓁便也懶得走開了,乾脆在那屋子的隔間住下了。
覃九寒自是很不滿,但看著那些東宮奴婢們對著妻子感恩戴德的樣子,便又按下不提了。
第142章 。。。
小太孫這一病; 足足便有七八日,水痘消了之後,太醫便說可以不用隔離休養了; 可以回山下的別苑去了。畢竟; 聖人廟並非養病的好地方; 尤其是是山路難走,吃用都要山下往上送,難免有來不及的時候。
而梁帝得了訊息,也忙派人上山來迎他們,一行人在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