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3 / 4)

果能夠在這種“理性”天皇的控制下更遲一點爆發,對中國更有利。他上臺,在林漢看來比另一個相對軟弱,完全受皇道派那幫馬鹿們操縱的雍仁親王更有利一些。

這樣的人選,很有可能在和紅軍的戰爭中,吃到了苦頭,明白紅色中國是一枚硬核桃而不是軟柿子之後,就很有理智地縮了回去——當然,這只是最理想最好狀態下的可能。從階級利益的角度來說,崇仁天皇再怎麼理智,終究還是無法違背捧他上臺的那些幕後勢力的意志。

畢竟現在的他,根基太淺,而現在的日本,從上到下都充滿了戰爭瘋子,哪怕是現在的崇仁天皇都不例外。

崇仁親王是統制派推出來的人選,他的上臺令皇道派更為不滿。加上干涉軍在南中國的慘敗,皇道派與統制派的矛盾繼續激化。當回國的軍艦忙著在船廠裡維修和改裝的時候,日本國內各方勢力已暗流湧動。

明面上,雖然日本官方封鎖了干涉軍慘敗的訊息,但是在皇道派中有心人的暗中推波助瀾下,訊息還是傳了出去。

日本民眾無法接受慘敗的事實,很快,日本東京的國會大樓,海軍部等部門大本營前,就擠滿了遊行抗議的人群,日本特色的“天誅國賊”之聲再次響起。

在民間巨大的壓力下,新天皇上任後不到第三天,日本現任陸相寺內壽一,海相大角嶺生在民眾的聲討聲中被迫辭職謝罪。

然而取代他們上臺的,依舊還是統制派的成員。這種換湯不換藥的作法,自然引得皇道派的人更為不滿,更令皇道派人士憤怒的是,新任海相和陸相,在追究戰敗的責任時,藉機處理了一大批皇道派的成員,而理由則是在他們在戰前倉皇地出兵,準備不足。

在英日聯合出兵之前,日本國內自己就先面臨著大動亂的危機。

第178章沒有炮黨的中國

日本干涉軍的撤退,留給了紅軍寶貴的消化戰果的時間。城市裡,紅軍加快速度轉移工廠,做了在上海打長期戰爭的準備,而農村則加快土改力度。而對於國內各地的軍閥,高層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口號,希望召集各路軍閥實力派進行和談,建立聯合政府云云。

來自後世,深知這個時代中國各國軍閥德性的林漢,對這個時代中國各地的軍閥實力派,全都不抱啥希望,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他的主張和紅軍高層差不多。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敵人要一個一個地打倒,再強的勢力,也不能一下子和所有人為敵。目前的情況,帝國主義干涉軍才是新生的共和國最大的敵人,至於各地軍閥實力派,不過是冢中枯骨爾。能對現在的紅軍造成的一定的威脅比較難打的,也就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一路。

李華梅與林漢都和紅軍上層討論過這個時代中國各路軍閥的實力和“節操”。

山西的晉系閻錫山一脈,這人有一定的民族底線,一旦日本全面入侵,基本不會變成漢奸。種田和搞軍工方面,閻老西倒是很用心,但是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實力基本盤靠的是地主士紳,也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土財主”水平,軍隊的戰鬥力很差。倒是未來閻系人馬中分離出來的傅作義系,由於在歷史他上他學八路學得被人稱為“七路半”,無論是抗戰時還是內戰時部隊的戰鬥力都很強。

此時的傅作義,雖然象歷史上一樣剛剛擔任綏遠省(現內蒙古中部地區)主席,不過這個位置卻是他憑實力爭取來的。現在的他雖然象歷史上一樣實行“移民、實邊、發展生產、鞏固國防”政策,不過他的種田工作才剛剛開了個頭,根基還沒有扎穩。一旦日本在1935年全面侵華,他能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

穿越至今已有六年,林漢越來越意識到,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其實是極有限的,要做大事,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組織,聚集一群志同道合者才能成大事。傅作義能有歷史上的那些作為,能在解放戰爭時給解放軍帶來那麼大的麻煩,那也是他靠著抗戰八年,種了八年的“田”,培養了八年的人才,擁有了自己的人事體系後才能有所作為的。

回想起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些穿越民國的小說,那些作者筆下的主角,空降到這個時代,什麼基本功都沒練,就靠動動嘴皮,虎軀劇震再震,人才滾滾而來,小弟個個忠誠一百外加鎖定,林漢現在只想吐糟,真他媽的YY啊!

京津地區的另一個實力派軍閥,張學良的東北軍,兩年前在和林漢交談過後,張少帥聽了他的建議,對現有的東北軍重新進行了正規化的建設。派了一批軍官出國留學,同時也請來德國教官進軍校幫忙培訓軍官。但是東北軍的問題太多,山頭林立,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