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3 / 4)

在放飛轟炸機後,全艦艦隊掉頭向東北方行駛,進入北太平洋的白令海,然後穿過阿拉斯加半島和荷蘭港島之間的海域進入阿拉斯加灣,而後貼著海岸線航行,在岸基飛機的相助掩護下駛入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返回本土。

當然這只是推測,要在茫茫幾千公里寬的大海上找到一支逃竄的高速艦隊,本身就是難度極大,充滿隨機性的任務。

第416章順風順水

和高速艦隊一起出擊的,還有三艘神鷹級護航航母組成的低速艦隊,他們緊跟在高速艦隊身後,這三艦名分別為神鷹、天鷹、飛鷹命名的護航航母,艦上除了老式的零式戰鬥機外,還搭載了整整七十五架蝙蝠攻擊機。一旦海上攔截失敗,追擊艦隊就將實施準備許久的第二套作戰攻略。

這三艘護航航母由於速度慢,最大時速度皆不超過二十二節,其暫時只能作為飛機補充艦使用。

而另一個方向上,成功完成了轟炸東京這一“政治”任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正象日本海軍預計中的那般,正全速朝東北方向行駛,他們將從貼著堪察半島的蘇聯海岸線的海域進入白令海海,然後繞道阿拉斯加灣返回美國。其航行路線,和日本人預估的十分接近。

最初的十二天,美國人的行動一切順利,只是在途中遇上了一艘日本漁船,但是在其反應過來發出電報前,由兩艘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已毫不客氣地投下1000磅重的重磅炸弓單,直接將其炸沉沉入海中。對付那艘僅有幾百噸的常規漁船,本來500磅的炸弓單就足以解決,但是為了保證一擊必殺令對方無法及時發出無電線訊息,美國艦隊出手時可謂心狠手辣,直接動用了1000磅的航彈解決目標。

四月一日,美國艦利用黑夜為掩護,悄悄透過科曼多爾群島海域進入白令海。科曼多爾群島原本屬於美國,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和阿留申群島一樣,日本海軍派出一支分艦隊就輕鬆佔領幾乎不設防的這片群島,並在這裡建立了一座簡易的機場。不過由於該地緯度高,開發遲,日本在這裡也僅佈置了幾架海岸巡邏機。

但好運氣依然伴隨著美國人,四月一日這天當地恰逢暴雨雪天氣,島上的巡邏機無法出動,美國艦隊神不知鬼不覺地透過了這片海域。

而後,這支艦隊繼續北行,竟一口氣深入到接近北緯六十度的高緯度區域後,這才全速向東行駛。

北緯六十度,這裡已拉近北極圈,這裡的緯度有多高?挪威的首都奧斯陸就在這條緯度線上。這裡白浪滔天,四月初時,依舊是多雨雪多風暴的惡劣天氣,並不適合航母在此作戰。

美國艦隊之所以繞了這麼大一圈回國,也是迫不得已。跨過一整個太平洋去襲擊日本首都,本就是無比瘋狂的一次出於政治目的冒險行動,艦隊指揮官弗萊徹將軍本人是很反對這種冒險行動的,但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逼得他不得不接受這一任務。

出於穩妥起見,弗萊徹將軍選擇了這條繞遠路的作戰方案,原因也很簡單:拿尺子在地圖上量一量,當他的艦隊攻擊完本就掉頭返航,先北行再東進,等艦隊開到阿拉斯加西海岸的努尼瓦克島,這段航母的距離,要略小於從夏威夷到努尼克島的距離。

也就是說,走這段航線,雖然過程艱苦,可以保證他的艦隊在這過程中絕對不會遭受日本高速航母艦隊的攔截,可以安全地回到美國西海岸。

雖然這時所處的位置是高緯度的寒帶地區,要從這裡再回到中緯度的南部美國港口,還要再走上一段漫長的旅途,多繞了近百分五十的航程,但是這餘下的路途,其軍艦都可以得到了岸基航空兵的隨時掩護和支援,就算遭遇日本追擊艦隊的半途攔截,也不必擔心。

從地圖上看,阿拉斯半島就象是啄木鳥細長的舌頭,從美洲大陸伸出,深深地深入大平洋數百公里的距離。這種奇特的地形非常有利於掩護到達美國西海岸的美國艦隊返回南邊溫暖的本土港口。

日本海軍雖然在1942年奪取了北太平洋的基斯卡島和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卻沒有奪取更靠近阿拉斯加的烏姆納克島和烏納拉斯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太遠,二是這些都是荒島,沒有什麼戰略價值,三是這些島離阿拉斯加半島太近,李華梅強烈反對。

李華梅強烈反對的原因很簡單:這裡是雞肋,她不想在這裡變成第二個瓜島。

這兩個島離狹長的阿拉斯加半島實在太近,一旦日本海軍佔領了這裡,美國陸航的飛機就可以天天出動轟炸這兩個島。

如果要想死守這裡,就得派出飛機在這裡天天和美國陸航海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