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3 / 4)

的參加過第二太平洋艦隊的前沙俄老水兵。時間過了已近四十年,現在這些人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水手了。

而中國方面負責和蘇聯人接頭的配合人員,則是林漢的學生,他來自東北,昔日在薩菲羅斯號上見過林漢“玄武大帝”的“真身”。

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性,林漢在今晚之前,始終都沒有在船上現身過。安德羅波夫問起林漢時,中方的接迎人員答他道,林漢會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現身。

八月二十二日深夜,該船經過對馬海峽太平洋艦隊的覆沒時的舊址。

林漢當時就悄悄地寄靈的這艘德國賣給中國的貨船上,在他的引導下,貨船停在昔日發現喀秋莎的蘇沃羅夫號戰列艦的殘骸上方。

此時是當地時間凌晨一點,而和這裡隔著幾個小時時差的克林姆林宮裡,燈火明亮,蘇共高層的幾個大頭目,此時都守在無線電電臺邊上,等著來自對馬海峽發回的情報。

沉在對馬海峽裡的英靈對蘇聯來說是意義重大的戰略兵器,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蘇聯政治局裡的高層的心這一刻全被聯絡在這裡。

根據林漢意見,俄羅人先在這裡按俄國的禮儀,拜祭了一下沙俄海軍。先是往沉船地投入一個花圈,而後更是拿成箱伏特加和上好的金槍魚子醬往海里倒。

完全成了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後,象在青島遇見的那般,林漢憑空在安德波夫一行人面前現身,裝神弄鬼一番地震住了他之後。在林漢的吩咐下,這船貨船用安裝在船尾的起重升降平臺,裝上林漢,在眾目睦睦之下,將身著潛水衣的林漢送入水底。

十幾分鍾後,升降平臺上的鐵鏈咯吱作響,從海底拉上了一門生滿鐵鏽長滿貝殼掛滿海藻類物質的舊式火炮。

這門火炮正是打撈自蘇沃羅夫號戰列艦上的75毫米反雷擊炮。

林漢沒有跟著升降平臺一起升起來,他是直接從水下虛化瞬移回船上,在安德羅波夫身邊現身。

第439章公佈於眾

那幾根從莫斯科被運過來的旗杆,和撈上來的生鏽大炮一起,被堆放在運輸船的甲板上。

林漢所在的這艘運輸船,也是屬於他本人的寄靈艦。林漢看著蘇聯送來的一張油畫照片為參照物,以旗杆和大炮為原材料,消耗大量的信仰之力,將這些金屬重新融合塑形。

在眾目睦睦之下,由鋼鐵鑄成的旗杆和大炮,象橡皮泥一般地軟化,被無形的力量揉成一團,最後化為一個高約兩米的金屬塑像。

塑像的容貌,是以蘇聯人送來的油畫為參照物。這張油畫是斯大林下令,命令蘇聯國內畫家用半個月的時間畫出來的。當時斯大林的命令是要求他們畫出一副最符合蘇聯女英雄形象的畫像。

斯大林一道指令下去,整個蘇聯所有的藝術學校和有繪畫天賦的人同時開工,半個月內就收入到了超過萬幅的作品。而後斯大林集中了全國的藝術家對這些交上來的作品挑挑撿撿,選出最符合的幾張再稍作修改,選出最滿意的幾張,而後用飛機運到遠東送上船。

林漢從中選出最滿意的一張,然後以其為參照,快速塑造出一個蘇聯女英雄形象的外形。

安德羅波夫奇道:“這就行了?”

林漢答道:“嗯!運回莫斯科後,你們請專業的藝術家再做細部處理,然後就是靠蘇聯宣傳部門同志的工作了。”

這條船在旅順口靠岸,林漢親自塑造的女英雄像被裝上火車,穿越國境線進入蘇聯,而後透過西伯利亞鐵路一路西進,最後被送到莫斯科。

在那裡,一群蘇共組織起來的藝術家,將對這座林漢處理過雕像進行藝術再加工處理,令其更加詡詡如生。

其實本來不需要搞得這麼麻煩,只要直接叫蘇聯的藝術家鑄造一個雕像即可。俄國艦魂喀秋莎早就誕生了,林漢搞出這一套,純粹故作神秘罷了。得之太容易,就容易讓人不知珍惜,也容易故思亂想,事情被弄得這麼複雜,將來喀秋莎迴歸時,斯大林也更會珍惜。

而後的日子裡,蘇聯方面開動國家機器,開始為未來“迎回蘇聯英靈”作全面的事前宣傳準備。

日、英、德擁有“神明神使”的事,同樣也傳到了蘇聯,同樣蘇聯的國民的意識形態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現在斯大林發現自己也有希望得到了英靈之後,心裡也就有了底氣。

九月底,在迎回“聖像”後,蘇聯真理報,先在報紙上向全體蘇聯人民“掃盲”,告訴他們所謂的外國“神明神使”的真相。

蘇聯人使用了林漢的說法,這個說法同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