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2 / 4)

這個問題的辦法,依舊是“人治”。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宣傳機構官僚化導致的無能化問題,一直是社會主義陣營頭痛無比的頑疾,這當真是體制問題。在找到解決這個體制的好辦法前,暫時也只能讓林漢這個“懂行”(其實是半桶水)和敢幹的人,入場進來攪動這潭死水。

事後,林漢遇上自己的學生,和他們談起這事時,他吐糟道:“所謂的偉人,有時候就是象主席和斯大林這樣,一個超越時代太多的人,使用蠻力,暴力地強行拖著跟不上他腳步的這個時代快速前進。”

在上層的眼裡,擁有超時代想法的林漢,就象是一劑興奮劑,把他放進去,可以強行逼迫生硬、僵化的宣傳機器運作起來。

林漢想不出讓宣傳部的人自覺地敢想敢做敢負責的辦法,但他可以透過自己的作法,讓這幫傢伙看著學,強行灌輸給他們一堆新式的手段技巧,開拓他們的眼界眼光,然後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幾年慣性操作下來,至少在這方面,應當會比歷史同期有“巨大”的進步,至於最後能進步多少,或者他人走茶涼後又故態復萌,那就不是現在的他所能預知的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林漢現在也是拖著宣傳部門的人在走。

現在的中國,也沒有人比林漢更適合這個崗位。他來自未來,身份超然,不怕出事,也不怕犯錯誤,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至於林漢從前的身份,蘭芳共和國最高首腦。雖然林漢在蘭芳影響力極其巨大,但成天當甩手掌櫃和橡皮圖章的他,對新成立蘭芳共和國來說,有沒有他其實意義不大。蘭芳目前只是一個不足兩百萬人口的“鼻屎小國”,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城市,地理條件好,要治理他其實並不難。

當日本人公佈了“神明”的存在後,林漢知道自己是被各國重點懷疑的物件,為免多生枝節,早早地就退位讓賢,躲到後臺去遙控指揮。現在坐在臺前擔任蘭芳共和國主席一職的,是林漢最早的學生吳小雨,他能坐上這個位置,不是因為他夠優秀,而是因為他比較平庸,是個很好的過渡人物。至於林漢身兼多職的其他關鍵位置,而由林漢的其他學生瓜分,而林漢自己只保留了蘭芳海陸空三軍最高總司令這個職務。

七月二十二日時,斯大林回到莫斯科後不久,蘇聯真理報發表一個訊息,說位克林姆林宮的旗杆,高度太低,準備在近日更換新的,更高更長的旗杆。

幾天後,那根列寧時代立的旗杆被拆除,換上了全新的。

而那根被拆下來的金屬旗杆,被截成數截,透過鐵路送到了遠東。

這根旗杆,是斯大林依林漢的意見,拆下來準備做為蘇聯英靈吸取信仰的座標。此時的蘇聯,同樣也受到了來自外國的“神聖衝擊”。按林漢的說法,這根旗杆二十年來吸收了蘇聯人民大量的“信仰”之力,是蘇聯的象徵之一,是極好的作為蘇聯英靈誕生的母床。

1943年七月二十六日,是蘇聯的海軍節。

這一天,蘇聯高官全體出動,到波羅的海的塔林港,舉行盛大的海軍紀念儀式。出乎全世界意料之外的事。此次儀式居然是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動,祭祀的物件,居然是歷史上在對馬海峽覆滅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歷史上那支覆滅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就是從塔林港出發踏上的不歸之路。

而為了這次活動,那艘參加過第二太平洋艦隊,同時也參加過十月革命的著名戰艦阿芙爾號巡洋艦,也從紀念館裡被重新拖出來,參予了這次活動。

當蘇聯開始以國家的力量紀念第二太平洋艦隊時,遠在日本,和李華梅融為一體,化身為大和撫子的喀秋莎,原本她的自我意識已和李華梅融合,卻在突然吸收到從蘇聯湧來的大量信仰之力後,其意識一下子和李華梅分離,完完全全地獨立了出來。

喀秋莎和李華梅分離後,向來“中二”無比的她,難得地正經一回地對李華梅道:“親愛的妹妹,被家人懷念的感覺真好。”

被鋸成數截的旗杆於八月十五日被送抵遠東的海參威港,而後被裝上了一艘來自中國的貨船,駛往日本。船上除了旗杆外,還裝了大量日本急需的鋁錠等礦物材料。

該船到達日本松江御貨後,在當地胡亂地購買了一堆日本出產的物資產品,然後駛向中國。

船上的水手,除了少部分中國水手外,大部分都是斯大林派出的特工人員,而帶頭人之一,就是這幾年在蘇聯很得斯大林寵信的安德羅波夫,那個被斯大林稱為“漂亮的摩爾人”,除此之外,船上還有幾位白髮蒼蒼的老水手,他們是斯大林找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