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4 / 4)

比起歷史上插旗時,插旗的美軍軍容整潔。旗幟乾淨,一看就知道是在作秀的照片。拍攝這一幕前,李華梅命人在邊上的擲擲了幾發手榴彈,弄出戰火未熄,黑煙滾滾場面,而周圍的地上,再灑了一些子彈殼,放上幾個美製的彈藥箱。遠處鏡頭裡再擺上幾個裝屍體的“群眾演員”。插旗前的四個日本軍人,也有意地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弄得自己臉上身上皆是泥,旗子也有意地弄得破破爛爛的,以顯示這是“真實”戰場上的“實拍”。

數臺早就在邊上準備好的相機啪啪作響,拍下了這“經典”的一幕,而後選取角度鏡頭最讓人滿意的幾張在國內和國際上發表。

瓦胡島戰役時,大量德國專家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日軍提供技術支援。此外德日兩國也派出攝影師,拍攝了大量的戰場畫面。

而這個時候,一部鼓吹軍國主義。自我吹噓日本在戰爭中輝煌勝利的電影,也已經在策劃中。日本宣傳部門的人,正準備將這幾個月來拍攝的戰爭場面。透過導演的剪刀手和部分演員的表演,然後拼湊成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父輩的旗幟》。

當日本人在檀香山上擺拍時,訪問中國美國副總統杜威,在當月二十七日,在中領導的邀請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觀看了今年剛剛拍攝完成,正要上映的一部戰爭電影——《滬航上空的眼睛》。

這部電影的劇情,正是反映1935~1936年。發生在滬杭地區,持續了近一年的戰爭。在日美開戰的敏感時期。中國方面招待美國總統一行人觀看這樣一部電影,本身就具有極重的政治意味。

為了讓不懂漢語的杜威總統一行人能夠順利看懂電影。在杜威訪華前兩個星期,中國方面特地請人進行做了相關的英語配音,為這部電影錄製了英語版的配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