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產問題。1943年後就有能力自產新式的疾風和紫電戰鬥機,已經不需要再進口德國飛機。
此外,德國真的想向日本出口軍用物資,還可以透過中國或蘭芳進行“轉口貿易”。
杜威訪問義大利,只是想借義大利人在地中海里給英國人添點堵,但是義大利麵條連個希臘都搞不定,杜威也沒有指望他們能夠如何。
杜威總統在訪歐之前,為了改善和中蘇兩國的關係,威爾基總統在國內先是宣佈恢復美國共產黨的政治活動合法化。同時開始清算麥卡錫主義。
在美國政府暗中的指使下,美國媒體開始發聲。先有人站出來發炮,指責麥卡錫和丘吉爾勾結。透過在美國鼓吹共產主義威脅論,藉此離間美國和中蘇兩國的關係,由此導致了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孤立無援的局面出現。
從前藉助麥卡錫主義,清算美國國內的左派力量,是政治需要。
現在指責麥卡錫和丘吉爾勾結陷美國於空前孤立之中,同樣也是政治需要。
作為向中蘇“示好”的試探汽球,政治投機份子麥卡錫很快在美國臭大街,甚至背上了“英國間諜”的罵名。
而後,無論是中華樓還是蘇聯設在美國人的辦事處,都很快重新開張。這一年來因為麥卡錫主義氾濫而美國遭受迫害、審查和關押各類人員,很快得到了平反和釋放。
在這過程中,溫士頓·丘吉爾,這個國人的前首相,在被自己的國民稱為“英奸”之後,其在美國的名聲,也一夜之間從“美國人民的老朋友”,淪落成了“陷美國於孤立的英國間諜”。
杜威副總統最後的歐洲之行,是在新後訪問莫斯科。以免除蘇聯對美國部分欠款為代價,杜威總統成功地達到了讓蘇聯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的目的。
他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在1943年後,日本油船到蘇聯港口運油時,皆按蘇聯的人要求,掛上了一面中國的五星紅旗。而這些掛著中國國旗的日本油輪,在離開蘇聯國境後,什麼時候換回日本的膏藥旗,那就無人知道了。
在1943年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杜威副總統透過蘇聯轉機,於一月二十五日到達北京,開始了對新中國的訪問遊說。
當美國副總統杜威的專機在北平機場降落時,日本駐華大使混在歡迎的人群中,看到了杜威登上專車被送到中南海的一幕。
中國之行,才是杜威此行最重要的目標,因為現在的新中國,還有一個臺灣島被日本強佔在手,在美國人看來,無論英、蘇、德,這三個歐洲強國現在對美國人都是心懷鬼胎。惟有中國這個被日本強佔了土地的國家,是最有可能和美國合作合擊日本的。
第404章中字路口中的日本
一月二十五日,當杜威總統到達中國時,進攻珍珠港的日軍,也已攻陷了瓦胡島的主峰。
到二十五日這一天,瓦胡島上的戰鬥已基本平息,殘餘的美軍都龜縮在山腹處的幾個殘存的坑道里,藉助過去幾十積累下來的工事死守。
進攻的日軍一方也不想強攻,而是包圍封鎖了坑道出口,就開始了勸降行動。對於國力貧弱的日軍來說,能夠勸說躲在坑道工事裡的美軍投降是最好的結局,因為這可以完整得到檀香山殘餘的要塞工事,以及獲得裡面庫存的大量戰備物資。
兩個月的轟炸,瓦胡島上大量的工事和物資被毀,但是殘留的被繳獲的部分,還是把登島的日軍樂得喜愛顏開。此戰日軍最大的收穫之一是繳獲了瓦胡島上的造船維修廠,現在船廠內的設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不過由於戰前日本飛機有意地避免轟炸船廠,該處遭受的戰爭破壞並不嚴重。
另一個收穫就是繳獲了島上的部分油料。戰爭中防守的美軍雖然炸掉了易燃的航空汽油油庫,但是不易燃燒的地下重油油庫卻只遭受輕微破壞。幾十萬噸的重油繳獲,對於一切燃料都要靠進口的日本聯合艦隊來說也是極大的收穫。
登島之後,參戰的日軍士兵,透過搜尋島上的原居民區廢墟洗掠得到的戰利品,也填滿了他們各自的腰包。
餘下的日子裡,攻下瓦胡島的日軍對島上的美軍展開全面的勸降工作,二月一日,見大勢已去的肖特下令全島美軍放下武器投降。
二月一日這天,四名日本士兵,分別身著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及陸航軍服。四人共同舉著一面有些殘破的日本軍旗,爬上檀香山主峰頂,進行作秀式的“插旗”儀式。
這一幕是李華梅安排的。其創意是仿照二戰歷史上美軍在硫磺島上插旗的那張經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