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了許許多多的俄羅斯人,科學家、藝術家……一直到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全都熱切地盼望著新生活的到來。
俄羅斯建立了,新生活終於來了,而且果真和那些啟蒙者描繪的一樣美好。
自由市場經濟,這是那些激情洋溢的啟蒙者片刻不離嘴的詞句,當新生活到來,普通的俄羅斯老百姓幾乎立刻就體驗到了它的美妙。
按照天使一般的美國人的指導,在進行國有企業和匯率改革的同時,俄羅斯同時開始了沒有任何限制的金融開放。
在最短的時間裡,百分之百與國際社會無縫對接,這代表著被壓迫了半個多世紀的俄羅斯人的激情跟渴望。
沒有任何限制的金融開放之後,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蜂擁而入,它們的營業網點和機構在俄羅斯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遍地開花。
現代經營管理、私人銀行服務、國際標準結算、香濃的咖啡、高檔的營業場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來是那樣美好。
這些外國的金融機構進來之後,全都做一件事,一件完全相同的事兒,那就是想方設法的吸引存款。
至於手段,無非兩種,一種是高息,一種是拉攏收買。
於是,幾乎是立竿見影,遠需要排隊的俄羅斯國有銀行被拋棄了,俄羅斯人的存款發生了大轉移。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手法略有不同,中國人把重點用在了俄羅斯的各種金融機構和企業身上。
這一部分,就是美國人拉攏收買的物件,但是,效果有限,至少是比預期的差遠了。
這其中的原因,一開始美國人有些困惑,後來經過深入調查之後,才知道是中國人在背後搞的鬼。
中國人做的極其隱蔽,因為中國人不是吃獨食,而是本著有錢大家賺的精神,和許許多多俄羅斯人聯合在了一起,鯨吞俄羅斯的財富。
而這,也就是華爾街的大人物們完全無可奈何的原因所在。
高額的利息讓全體俄羅斯人受益,這個時候,俄羅斯人民太幸福了,一切都是無比的美好,似乎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這回事兒。
但是,這注定只是南柯一夢。
就在俄羅斯人民、企業、金融機構甚至俄羅斯中央銀行都享受著“免費的午餐”和香濃的咖啡、並呼吸著自由市場的新鮮空氣之時,一場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金融掠殺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收網了。
當為大肆做空盧布而借貸來的俄羅斯儲戶和國有銀行的盧布到位後,盧布的悲慘命運便開始了。
大規模唱衰盧布和俄羅斯國有企業的“研究報告”開始充斥國際金融界—“前蘇聯國有企業根本沒有自生能力”、“前蘇聯國有企業債券被嚴重高估”、“盧布需要重新定價”、“盧布應該採取更加自由的市場化浮動”……
一面是國際金融機構精準的研究報告和國際金融媒體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一面是不斷快速下跌的前蘇聯國有企業證券價格。
“怎麼了?”俄羅斯的老百姓全都蒙了。
分到俄羅斯人民手中的三分之一的國有資產,現在變成了廢紙,全都賣給了俄羅斯某些頭腦靈活的人以及那些外國金融機構。
就這樣,微笑的外資和某些俄羅斯人用借來的錢收購了大批俄羅斯的國有企業。
用借來的錢買下這些國有企業後,外資銀行和俄羅斯投資者就面臨著一個難題:借貸而來的鉅額的盧布本金和利息如何支付?
且不用說天文數字的本金,即使是利息的支付也成為難題。
如果不在一段時間內迫使盧布“貶值”的話,外資銀行和俄羅斯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除了破產別無選擇。
就在此時,國際金融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金融事件發生了。
在俄羅斯的美國金融專家的建議下,俄羅斯政府採取了透過放開盧布,並使盧布和美元自由浮動的管理措施來應對盧布的黑市交易。
政策一宣佈,效果絕對是立竿見影。
前蘇聯大排長隊的景象又出現了,只不過,這次俄羅斯老百姓搶購的不是日用品,而是美元,他們拼命地把手中的盧布換成美元。
要美元不要盧布
瘋狂,沒有絲毫理性的瘋狂已經不可避免。
大街上,尤其是外資銀行的門口,排滿了拿著盧布兌換美元的焦急的人們,不需要排隊的私人銀行轉瞬間變成了擁擠的人潮的海洋。
免費的香濃咖啡沒有了,微笑的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