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部分(1 / 4)

小說:侯門紀事 作者:那年夏天

也可以不理會梁山王,但他是重臣不可能。

要給梁山王回覆,又對應功勞的話,執瑜的賞賜要在郡王之下,在諸將之上。

張大學士撫須道:“定下永國公世子,太后的病也就好了,梁山王那裡也安撫,葛通等人的功勞也好論,一舉幾得。”

董大學士去世以後,張大學士以資格老一枝獨秀。太子和齊王又是袁家親戚,出遊的時候對執瑜執璞兄弟能耐爛熟於心。也要給張大學士面子,又不掃梁山王顏面,這裡面太后佔的地方反而不大。太子和齊王稱是。

左右都御史中,常大人是袁家親戚,他避嫌只笑少說話。左都御史既拿不出來反駁梁山王的話——他要是一反駁,就把和執瑜執璞在一例的葛通等人全抹殺。

梁山王在軍中吹牛他是幾個先生跟著長大,將軍們嘲笑王爺談吐不比鄉下老農強,但寫奏章的本事還是不錯。

也反駁不了張大學士,更不敢讓太后的“病”加重。而京中平亂他也參與,他更抹殺不掉執瑜執璞盜回公文的功勞,他也稱是。

禮部尚書方鴻更不會說不,有司的官員見大勢已去,也點頭。只有袁訓要辭,而且他也應該辭。

侯爺板著臉:“這是逆子!不經我允許自作主張,不能給他!”

大家勸,侯爺執拗不肯聽。

張大學士發了脾氣:“老夫我上了年紀,我還要回去睡覺。皇上的意思你沒聽出來嗎?今兒晚上沒主張,咱們都別回去!明兒沒主張,我看明天也不回去!”

往梁山王腦袋上一古腦兒的推:“有跟我們吵的,寫信給你親家,讓他重新上奏章!”

奏章不是隨意的寫,就是這會兒信插上翅膀飛走,梁山王肯定不會答應重寫。

左都御史也上了年紀,有司官員中也有幾個是長者,大家一起埋怨忠毅侯不讓人安生,把袁訓打下去。

……

辦喜事的紅燈籠處處高掛,紅暈喜氣下,常大人對張大學士施一禮:“呵呵,有大學士在,是安心事情。”

那晚要是沒有大學士倚老賣老壓下侯爺,太子勸不下來,齊王也不行,世子這事只怕今天還沒有定好。

張大學士意味深長:“這安心事情不是我辦的,是瑜哥獨力挑起。”

常大人一怔,張大學士取笑了他:“怎麼,你沒看出來?”

此時林靜風輕,有人過來很容易聽到。四下寂靜中,常大人放心說了句心裡話:“近幾天心思費在別人說閒話的上面,說太后說瑜哥以外,還要說侯爺推辭是假做姿態。”

張大學士嗤之以鼻:“換成誰家,不推辭呢?說閒話的人自己遇上,也一樣推辭。這等人照不見自己,理他作甚!”

興致勃勃,拉著常大人道:“繼續說咱們的,聽我給你講講,忠毅侯辦事一箭幾雕的能耐,如今世子們也學會。”

常大人揉揉發漲的腦袋,直到今天,他也沒有功夫細尋思,所以沒想到。

當下洗耳恭聽。

大學士對秀園翠林點一點:“前福王府,可是京中最大的王府。”

“啊呀!”常大人打個激靈,呆上一呆,“撲哧”一聲,有大笑出來。

他笑得直到眼淚出來:“這事辦得好,瑜哥這事辦得好啊。”

大學士吹鬍子瞪眼:“說話留神!別往胡扯上說!咱們認真推敲過,這事本意是瑜哥要留守邊城,怕太后不答應,又怕太后過於擔憂他。索性,把世子讓出。就這一件最傷到太后,他暗示太后長孫成了執璞,可以少想他。”

常大人為太后想想,這一件最扎心,難過上來,把笑聲止住,喟嘆道:“是啊,這個孩子太讓我心疼,太出息了。他怕太后不答應,就辦成這種模樣。”

“不是居心叵測,就是有好結果。”張大學士回想到出遊的那幾年。

忠毅侯總是插柳柳成蔭,並不是有意帶上鎮南王世子等人,卻把他們也成就。

這也是議論中,糊塗人百思不能解釋的一點。

“太上皇執政的時候,皇后並不敢肆意,為什麼退位後,反而處處讓步太后?”

張大學士低低地自語:“這裡面有老夫妻相守在,也有王世子的身影在啊。”

太上皇最疼瑞慶長公主的孩子,世子胖隊長首當其衝。胖隊長能耐的小小年紀會捐金子治水,會入藏,今年十歲下科場——雖然他不需要下科場。太上皇對忠毅侯另有一份兒的疼愛。

這疼愛不會讓太上皇把自己東西給侯爺,但執瑜這事情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