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3 / 4)

小說:魂斷大明 作者:生在秋天

艦擱淺,漢兵被殺掉、溺斃無數,僅被俘虜的就有近萬人,又有鉅艦百餘艘、戰船數百皆為朱元璋所得。坐在指揮大舟上的陳友諒見勢不妙,忙乘小船逃走。朱元璋沒有鳴金,下令諸將急追。追至採石,陳友諒糾結潰亡之眾,復與朱元璋軍大戰,覆被廖永忠、華雲龍等人打得大敗。朱元璋軍隊乘勝之下,嚇得陳友諒太平守軍也無鬥志,慌忙遁去。朱元璋收復了太平城。汲取上次太平城西南臨姑溪水道的經驗教訓,常遇春派人改築城牆,往後移二十餘步重築,以免敵方鉅艦可以直泊城頭。胡大海方面進展也不錯,攻取信州。有了這次大勝,朱元璋聲名赫赫,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老朱並未見好就收,很快佔據了長江上流要地安慶。安慶本來是陳友諒手下勇將趙普勝堅守,由於此人被老陳誘殺,將領皆有怨心,趙普勝手下將張志雄向朱元璋投降,盡告安慶城守詳情,帶著朱元璋軍隊一舉攻克安慶。但不久,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率軍突襲,又把安慶奪回。

1361年,朱元璋覺得火候差不多,決定親征陳友諒。他親乘鉅艦,自率水師進攻安慶。安慶城堅,數攻不下。劉基進言,要朱元璋舍安慶不取,直接進攻陳友諒的老窩江州。朱元璋從之,立刻率兵西上。經小孤山時,陳友諒大將傅友德、丁普郎主動率部投降。朱元璋早聞傅友德的勇名,大喜過望,立刻把他擢為大將,派他去江西招諭諸郡歸附。由於朱元璋行動迅速,陳友諒根本不知道對方徑來江州施行攻擊。忽然之間,陳友諒發現朱元璋大型水師艦隊在江州城外江面上密麻麻一大片,真如神兵天降。老陳倉猝間不能成軍,只得攜妻子率親隨逃奔武昌。苦心經營幾年的老根據地,一朝為朱元璋所據。大軍乘勝,又攻克蘄州、黃州、興國、黃梅、廣濟等地。不僅如此,形勢『逼』人之下,為陳友諒守南昌的胡廷瑞見風使舵,派人向朱元璋約降。不廢吹灰之力,南昌又入版圖。雖然後來小有反覆,南昌仍為朱元璋牢牢掌握。

此時此刻,陳友諒與朱元璋掉了位置。朱元璋一方咄咄『逼』人,陳友諒頻頻招架,疆域日蹙。憤恨之下,陳友諒大整水軍,命人制作上千艘鉅艦,皆高數丈,丹漆塗飾,上下三屋,每層可以馳馬,又置馬柵於其間。樓船下方,“設板房為蔽,置艫數十其中,上下人語不相聞”,可稱是古代版航空母艦。更驚人的是,陳友諒巨船皆以鐵皮包裹,極其堅實。他糾結六十萬兵(不一定有這麼多,但怎麼也有四十萬),盡載其家屬官員,空國而來,直衝南昌,準備先拿下這一重城。可見,陳友諒畢竟一魯莽漢,淨愛幹孤注一擲的事情。鄱陽湖大戰,即將開始。陳友諒輕躁,大軍甫出,卻徑自去南昌,想攻陷此城。當時的南昌守將,乃朱元璋親侄朱文正和心腹大將鄧愈。朱文正派出各將校分守南昌各門後,自提兩千精兵,往來指揮、策應。陳友諒相中了看似容易進攻的撫州門,親自指揮兵士進攻,並立於船上督戰。守撫州門的正是猛將鄧愈。漢兵準備很充分,各人手舉箕狀竹盾牌,矢石不能傷,加上威脅巨大的撞牆機,一下子撞毀城牆二十餘丈,漢兵吶喊湧上。關鍵時刻,鄧愈守軍一排人從牆後忽然站起,個個手持火銃,槍聲響處,衝在前排的漢兵全被打倒。如果是箭弩,威力即使比火銃大,也嚇不住漢兵。眼見敵人手持**冒煙的怪傢伙,聲音震耳欲聾,漢兵很少有人見過這東西,登時膽落,屁滾『尿』流而去。其實,火器早在南宋對完顏之水軍作戰時就第一次使用。宋元更迭之際,忽必烈把這些東西發揚光大。火銃之物,發明製作於元朝中後期,戰爭中使用得並不多。江南多巧匠,朱元璋屬下大將鄧愈腦子活,先人一步,把這些“玩物”用在戰爭之中,效果驚人。倘無此物,南昌城當時就會陷落。一頓狂轟後,陳友諒督戰隊斬殺漢兵數人,剩下的活人咬咬牙,又重新衝向城邊。守城兵士在城門處和城牆倒塌處一直爭豎木柵,漢兵爭先恐後攻擊,朱文正督諸將死戰,且戰且築,連夜把被撞毀的城牆又重新修整完畢。酷戰之中,南昌城內李繼先、牛海龍等數名將領皆戰死。見撫州門難以遽破,陳友諒又督軍轉攻新城門。守城猛將薛顯更出人意料,率領銳卒突然先發制人,守城部隊大開城門,首先向漢軍發動進攻。陳友諒猝不及防,手下平章劉震昭被斬殺,死傷數千人,乃退。情急之下,陳友諒增修攻具,想破柵後從南昌水關攻入城內。他下達死命令,退後者皆斬,於是漢兵冒死撞衝。

朱文正派兵士手持長槊,隔柵刺殺漢兵。漢兵此次有準備,幾個人抱住長槊尖頭,死命往回拉,奪槊後,漢兵又發動新一輪猛攻,使得近戰中南昌守兵被殺不少。幸虧朱文正的臨時兵工廠就設在柵後,他命令士兵把長槊槊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