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部分(1 / 4)

“暫時還沒有,但正如張將軍所言,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放棄。這樣吧!主公再給臣兩天,若兩天內仍沒有辦法,再另作決斷。”郭嘉沉靜地說。

“好,就等你兩天!”

其實王旭也不想放棄,實在是被形勢逼得沒辦法,能有迴旋的餘地,當然更好。

接下來兩日,大軍按兵不動,倒是讓曹軍頗有些緊張,派出的哨騎多不勝數,不用出營,只需要眺望遠方,就能看到隱隱綽綽的身影,兩方勢力的哨騎還因為活動空間的急劇縮小,碰撞出火花,不時就有小規模廝殺。

至於擔下責任的郭嘉,更是整整兩天沒有出過營帳,就一個人獨自苦思。

王旭前去看望的時候,其也沒有過多搭理,只是埋頭研究地圖,各種情報和資料堆得滿地都是。

誰都不知道,這些謀士看上去舉止從容,可實際上,每做出一次謀劃,他們都要研究很多的情報,思考很多的問題,大到天氣地勢,細到人的性格心理,都要一一分析,是很累也很繁重的工作。

時間不等人,兩日光景眨眼即過,不管郭嘉有沒有決策,終究是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一大清早,王旭就從睡夢中醒來,簡潔地洗漱一番,就披上戰甲,準備前往中軍大帳。

可尚未踏出帳去,郭嘉卻突然衝了進來,頂著兩個深深的黑眼圈,激動地說:“主公,有辦法了!雖然很險,但我計算過,若執行得力,就必然能成功!”

王旭笑了,看著蓬頭垢面,流露出罕有激動之色的郭嘉良久,才悠然說道:“那就不用念給我聽了,直接召集眾將下令吧!”(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一章 衝出重圍

王旭沒有等郭嘉說出計劃,就直接決定遵循其謀略行事,除了因為郭嘉臉上流露的那種激動外,更因為他不敢聽。

他對目前的形勢很清楚,無論什麼良策,風險都是非常大的,救張合從理智上來說,怎麼都談不上划算,如果能想出救張合的良策,那就必然能想到更好的破敵之計,只是那八萬人肯定被坑死。

因此,他擔心自己聽了郭嘉的計策以後,反而陷入猶豫和遲疑之中,難以決斷。

可以說,他內心裡是傾向於救的,他忘不了在那個夜晚的海灘上,那個屈膝效忠的錚錚鐵漢!他也忘不了,那八萬熱血的將士!

整整八萬大軍,兵分三路走了,離開堵陽這片戰場,還帶走了絕大部分的糧食和補給。

按照郭嘉的計劃,這八萬大軍將戰略轉移,繞過曹軍主力的西南大營,從南方的另外一條路趕赴博望,與張合的軍隊匯合。

因為他們帶走了絕大部分補給,所以足以支撐較長一段時間,而博望的八萬東方軍團和增援而去的八萬人,將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戰略撤退,並回攻宛城,同時也要打通遏制住南方要道的小股曹軍,直到襄陽那邊的補給重新輸送過來,真正解決大軍的困局。

可這麼一來,堵陽和舞陰兩縣的守軍,就將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處於曹軍合圍之中。

舞陰駐守著兩萬兵馬,起初是由蜀中名將冷苞、蔡瑁之弟蔡勳,以及劉表之侄劉虎三人留駐。在冷苞調到堵陽後。便是吳蘭接任守將。那裡還有著最後一批補給,足夠他們留守很長時間。

然而,堵陽的四萬人就麻煩大了,不但面臨著曹軍十餘萬人的主力,如果張合那邊成功突圍撤走,那麼將還會被西邊的曹軍威脅,可以說,完全是支陷入死地的孤軍。

至於堵陽的軍隊為什麼不一起撤走。那是因為如果一起撤,根本就走不了,曹軍若是圍追堵截,銜尾追擊,十多萬人將後背都留給人家了,焉能有活路,這可是兵家大忌。

因此,堵陽這個點必須有人斷後,留下的四萬人,就是安在這裡的釘子。

雖然人數不算太多。可只要在這兒釘住一天,曹軍就不敢肆無忌憚地追過去。

可惜。王旭本人不能跟著大軍撤,他就是一個標誌物,如果他也撤走,那麼這留下斷後的四萬大軍,或許能憑藉著一口勇氣,暫時抵擋一陣,但絕對不超過三天,必陷入崩潰。一旦交戰,潰敗也就是眨眼的功夫。

然而,多達八萬人的撤退,三天時間是絕對不夠的。

因此,若不想以逃命為主,還想在南陽戰局上翻盤,王旭就不能走。

若他沒參與征伐,也就罷了,可既然掛帥,那就是主將。只要他在一天,這四萬人就是難啃的骨頭,將是兵的主心骨,骨頭在,再怎麼弱,也有一搏之力,骨頭都沒了,再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