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成真的了。
又過了沒多久,慈聖宮內監在吳公公帶領下,匆匆步入文華殿。眾人都知道今天這場戲落幕時候到了,這內監必定是太后遣來的傳旨太監。
在滿殿目光聚焦下,傳旨太監先向天子叩首行禮,其後稟報道:“太后有旨意,袁先生與李舍人擾亂經筵,俱停職待勘,閉門自省。另,袁先生免去知經筵事、李舍人免去讀書官。”
“俱”停職待勘?一時間滿殿震驚,交頭接耳議論聲不絕,眾人比聽到馬御史構陷石大人這個“內幕”時還震驚。
太后居然將袁閣老與李佑兩個完全不對等的角色一視同仁,各打五十大板齊齊停職?
李舍人那芝麻官位停不停的無所謂,袁閣老可是入閣大學士,放在前朝就等於是宰輔,怎麼能與李佑一起隨隨便便就處理了?明面上應該有優待的,怎能小小的中書舍人一齊看待?
今天文華殿裡,對於見慣了家國大事的顯貴來說,並不算大戲,但勝在一波三折、看盡人間百態的有趣。不曾想臨到謝幕,又來了一波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結局,而且是回味悠長的結局。
散場時,禮部金尚書五味雜陳,對身旁吏部許尚書道:“早聽說許賢弟下的一手好棋,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用小小舍人兌掉了大學士。”
真的不是本官叫那李佑去抽風的…許尚書邊想邊淡淡道:“金兄言重了。”
林駙馬暗暗揣測一番,自覺發現了真相。他妻子指派吳公公去慈聖宮奏報,絕對沒好事,肯定在太后耳朵裡進讒言了。只可惜袁閣老這忠良大臣,居然被姦夫婬婦聯手陷害了一把。
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
二百三十三章來求我就好說
十月二十二日的文華殿經筵,不經意成了李佑在朝廷的立名之戰。
李舍人雖然與袁閣老戰到兩敗俱傷,一起停了職,說是同歸於盡也不為過,但真正算得上雖平猶榮。
一時間李佑名聲大噪於京師官場,人人皆知內廷中有個拼掉宰輔的七品猛士,尤其這個宰輔還是四名在閣大學士中排位最高的文華殿大學士。
但人怕出名豬怕壯,二十三日這一天,便有十一封奏章彈劾李佑。另一邊袁閣老待遇還是比李舍人高,有十四封奏章彈劾他。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李佑和袁閣老大庭廣眾下互相潑髒水揭老底,給風聞言事的科道官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聽到這麼多不良事蹟,不彈劾對不起自己的職業,不彈劾就是失職。
起先李佑並不知道這事,一整天在家悶頭大睡不理外事,補足了這幾日缺的覺。晚上又去請朱部郎喝酒,欲探一探宮中風聲。
地點還是在那掛滿了李才子大作的小驥先生酒家,比上次來又增添了大樹詩一首。
入了座朱部郎便直言不諱道:“你這脾性應當改一改,廟堂之上行事怎可如此不羈?在朝廷擺名士大模樣的,沒有誰善始善終,我不想看你落個淒涼下場!”
李佑很無語。他感到昨日殿中,自己的言行有損形象,此時本打算先解釋一番,修補修補形象。
卻不料朱放鶴先生已經主動腦補出了託辭,將他這撒潑打滾看成了名士狂放…為什麼說人際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什麼叫先入為主,這便是典型例子。
也好,省了口水,李佑忙道:“受教受教。”
又聽朱部郎告誡道:“你不曉得今日很多人彈劾你?當心為好。”
李佑對此確實意外,他雖然認得幾個御史,也被陳巡道罰過。但沒有正經直面過整個監察體系,卻不想今天自己也成了群起而攻的靶子。
李大人第一感覺居然是受寵若驚,沒點名氣是不會受到這種一擁而上的待遇,御史、給事中們也圖名聲啊。
這種風吹草動的彈劾,單純說它重要或者不重要都不準確,關鍵在於看上頭覺得重要不重要了。李佑便試探道:“慈聖宮到底如何想的?我原以為區區小事只會訓誡、罰俸,卻賜了一個停職待勘,也沒有提到限期。才到任兩日半便停職,太令我傷心不解了。”
朱部郎嗤聲道:“你還傷心不解?那袁閣老堂堂宰輔之身,卻與你一起停了職,豈不該投繯自盡了?”
又道:“聖母壽辰將至,欲齋戒靜修三日,不見外臣,不看章本。你要問我,我也不清楚她的心意。”
李佑無奈道:“今天這頓酒,算是白請了。”
然而朱部郎卻還有話要問李佑,“長公主素來內嚴外寬,愛做善待外臣、禮賢下士的姿態。昨日為何公然對你咄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