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蓮畢竟是馨華堂的人。紀二太太聽了這個訊息,就再也坐不住,她跟紀曉棠略交代了幾句,就急忙帶著紀曉芸回去了。
而這個訊息,也很快就被證實了。
紀二太太和紀曉芸前腳回到家中,後腳宮裡頭傳旨的中官就到了。
因為賢妃紀曉蓮懷了隆慶帝的骨肉,所以宮中頒下旨意來嘉獎馨華堂紀家眾人。
第一個被嘉獎受惠的人,自然是紀大老爺。
韓太后和隆慶帝下旨。紀大老爺官復原職,紀曉慕官加一品,連同楊氏也有了誥命。隨同聖旨,宮中還另外賜下了金玉如意、珊瑚珠、珍珠串以及各色上用的尺頭若干,除此之外,還賜了馨華堂黃金百兩。
這是極為豐厚的賞賜了。然而,這麼豐厚的賞賜此時卻又顯得理所當然。
隆慶帝多年沒有子嗣。紀曉蓮懷孕。這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功在社稷。
紀大老爺是聞訊從道觀中回來的,接旨的時候甚至還有些衣衫不整。他從道觀裡回來的急。沒來得及換好衣裳,傳旨的中官就到了。
然而這個時候,是不會有那麼不知趣的人來問紀大老爺儀容不整的罪過的。
中官宣讀完聖旨,目光就親切地落在了紀大老爺的身上。連連向紀大老爺道喜。
馨華堂接了幾次宮中的旨意,然而紀大老爺卻是第一次有如此的待遇。
幾乎是在馨華堂接到旨意的同時。宮中韓太后和隆慶帝又同時頒發旨意,將賢妃懷孕的事情昭告天下。
一個嬪妃懷孕,就鬧得如此隆重,這在大秦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哪怕是歷代的皇后懷孕,以及先帝時候寵冠後宮的皇貴妃也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昭告天下的同時,韓太后和隆慶帝還頒下了第三道旨意:加封賢妃紀曉蓮為貴妃。
紀曉蓮進宮一年之後。就與鄭貴妃並駕齊驅,位份僅次於韓皇后。
幾道旨意發下。朝廷眾命婦紛紛遞摺子進宮向紀貴妃賀喜。
眾人心知肚明,韓皇后是不可能為隆慶帝誕下子嗣的,而且以隆慶帝的身體情況,紀曉蓮的身孕已經可以說是奇蹟,恐怕之後再難有嬪妃懷孕。
這種情況下,紀曉蓮腹中的胎兒就彌足珍貴,紀曉蓮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
若這一胎是個男嬰,那穩穩就是當朝太子,接掌隆慶帝江山的人。
紀曉蓮的兒子做了皇帝,就算韓皇后仰賴韓家可以晉位為太后,紀曉蓮的位子也絕不會低。而且,作為皇帝的生母,她實際尊貴的程度很可能會超過韓太后。
而且,紀家在朝廷中的根基雖然尚顯單薄,無法與韓家抗衡,但是有為社稷立下大功的紀三老爺,有分別在工部和禮部任職的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還有安王府這樣的姻親。
紀家將來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很有可能會取代韓家的地位。
因此,不僅有眾命婦紛紛遞摺子向紀曉蓮道喜,馨華堂紀家門前更是賓客盈門。
紀曉棠端坐煕春堂,這些事情也都瞭解的一清二楚。
“真是沒有想到的事。”紀曉棠跟秦震說著話。
秦震嗯了一聲。
夫妻二人在這件事上的看法是一致的。他們沒有想到,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想到隆慶帝還能讓女人懷孕。第二層,他們沒有想到,懷孕的人會是紀曉蓮。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第一個沒想到。
至於第二個……
“皇后對大姐姐很是親近……”實際上,紀曉蓮能在那些新選入宮的女官中第一個得到隆慶帝的寵幸,接著晉封為賢妃,主要還是韓皇后的功勞。
紀曉棠早就已經意識到,紀曉蓮就是韓太后和韓皇后姑侄兩個選定的,為韓皇后,為隆慶帝誕下子嗣的人選。
無論如何,紀曉蓮懷了身孕這件事,勢必會對方方面面的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其他命婦千方百計找機會,要去巴結紀曉蓮,然而紀曉棠作為安王妃,卻並不需要這樣做。紀曉棠也並不打算這麼做,相反,她和秦震商量了,決定要跟紀曉蓮疏遠一些。
要疏遠紀曉蓮,她根本無需做其他的事情,只和過去一樣就好。因為一直以來,她與紀曉蓮本就不親近。
紀曉棠不想進宮去看紀曉蓮,卻打算回馨華堂一趟。
正當她在考慮究竟是哪一天去馨華堂的時候,突然又用宮裡頭的中官上門來了。
這次來的中官,是個陌生的面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