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便坐了起來。只見綠萼引了太醫院的左院判銀太醫進來。從前我被乳母王氏推倒在地傷了骨膜,便是這位銀太醫診治的。我正要起身行禮,銀太醫笑眯眯地道:“病中便不要講這些禮節了,瞧病要緊。”我笑笑,便安然倚在床頭,伸出右腕來。
綠萼忙搬了繡墩請銀太醫坐下。銀太醫望了望氣色,按了脈道:“姑娘這是自胎中帶來的氣虛血瘀。瘀血阻滯,耗傷氣血,妨礙化生,因而體虛。”
我嘆道:“大人說得不錯。我自小就氣短體虛,幸而一向做侍讀,從未如何勞累過,倒不覺得怎樣。進宮之後,常覺胸悶,近兩年心痛得有些厲害了。”
銀太醫嘆道:“大人早該請人瞧瞧才是。”
我忙問道:“我只是以為我體虛罷了,難道是什麼要緊的症候麼?”
銀太醫道:“姑娘這病,早該好好調養進補,拖到今日才……當真是疏忽了。”
芳馨的眼中現出驚惶之色:“那姑娘從今起好好調養,可還來得及麼?”
銀太醫道:“倒也不必如此慌張。大人還年輕,只要照著方子日日進補,且不要動氣,不可勞累,便可保無虞。只是一樣……”說著遲疑半晌,聽芳馨催了兩聲才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子道,“姑娘萬萬不可誕育子女,否則……性命堪憂……”
我大吃一驚,腦中嗡的一聲,連發根裡都冒出冷汗來。中衣貼在背上有黏膩冰涼的觸感,彷彿一條毒蛇沿著脊柱遊了上來。庭院中有兩個內監搬了一缸含苞欲放的石榴花進來,點點殷紅,扎得我眼痛。我撫胸沉聲道:“多謝銀大人。只是我的病情還請銀大人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如今宮裡多事,我不想多事。我的病,我自有分數。”
銀大人會意道:“老夫年老,下個月便回家鄉了。大人可尋小徒方毅繼續診治,他定會守口如瓶。”
我微微一笑:“大人退休,榮歸故里,當真是可喜可賀。”遂向芳馨道,“待銀大人離宮,姑姑記得替我備上表禮,慶賀大人衣錦還鄉之榮、桑榆晚景之樂。”
銀大人道:“謝大人。”
我沒有時間去哀悼那些未來不能出生的子女,因為殿選女官的日子就要到了。每天都有內阜院的總管到永和宮來回稟殿選的準備事宜,還有兩三個命婦以向太后和皇后請安為名進宮,順路到永和宮來拜訪。我早已吩咐過芳馨,不論來人是誰,只要是宮外的,人和禮物一律回絕。
因為我的病,芳馨再也沒有提過紅芯的事情。我偶爾問起紅芯的傷勢,她總是說紅芯很年輕,恢復得很快。
四月二十二日的傍晚,我裝扮一新,綠萼扶著我走入延襄宮。宮中的大槐樹似乎歪得更厲害了,雪白的槐花如雪點一樣飄蕩在頭頂。香氣雖然濃郁,卻透著一股清冽之氣,比之牡丹芍藥等冶豔之花,更多幾分剛烈和愴然。我深吸一口氣,提著裙子緩緩步上階梯,偶爾低頭,看見裙角上沾著一瓣槐花,長裙一掃,飄落在滿地的落花中,再也分辨不出來。我一步一步,走得極慢極穩。陂澤殿的大門洞開,殿中燈火通明,八位候選的姑娘已分站兩旁恭候著我。
三年前殿選這一日,我便是站在陂澤殿中迎接陸貴妃。那時是怎樣的心境?不安、不知所措、不以為然,還有幾分無所畏懼。才不過三年,我卻覺得那時的自己很年輕很年輕。當年的不以為然,是因為熙平長公主命我穿紫衣進宮以迎合裘後。那時我心中只想,若選不上也沒什麼,反正我並不喜歡裘後。可如今,我心中一萬分感激長公主,若不是她薦我進宮,以我這副無用的殘軀,留在長公主府又能做什麼?難道可以做一個任勞任怨的管家娘子麼?抑或柔桑縣主的陪嫁?還是會有一個管家的公子願意娶我為妻?娶妻有五禁'102',似我這樣身有惡疾的,恐怕沒有良家子肯與我終身相伴。
信王世子高暘?他若是知道我的病,還肯娶我為正妃麼?
我不知道。
進宮,總好過拖著病體在長公主府苟延殘喘。呵,是人心的籌謀,還是命運的巧思?都無關緊要了。今後的每一步,我都要走得穩穩當當。每一天,我都要倍加珍惜。無論如何,我朱玉機,絕不辜負自己!
四月二十四日,皇后頒旨,封十三歲的徐嘉芑和十五歲的劉離離為從七品女巡,分別做青陽公主和弘陽郡王的侍讀女官。徐嘉芑是徐嘉秬的親妹妹,被過繼給了堂叔,從宗法上來說,算是徐嘉秬的族妹。而這位堂叔,官居太常,主管宗廟的日常祭祀和四季供奉,是嘉秬的父親徐司秩的下官。我選她入宮,多少也是因為嘉秬的緣故。劉離離是濠州刺史劉纘之女,她的